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1948年10月,毛泽东致电中原局:(由陈毅、邓小平指挥的中野主力)举行徐蚌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县(蚌埠),坚决彻底地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断绝。在中央部署下,人民解放军
A.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B.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
C.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D.占领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
2 . 历史地图是学习战争史的重要资源,下列地图所反映的战役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①③②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②①③④
3 . 读图。下列对图中数据变化的解释, 最为合理的是
A.我军夺取了辽沈战役的胜利B.经渡江战役,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C.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失败D.第二条战线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迫使国民党军队停止全面进攻B.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C.开始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2021-02-01更新 | 894次组卷 | 36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以下内容支持“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观点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B.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D.南京国民政府的覆亡
6 . 据国民党军人回忆,早在双堆集战斗中,基层官兵便表现出明显的厌战情绪,想着如何尽快回家过太平日子。及至徐州撤退,喊叫声、哀叹声、哭泣声充斥于行伍之中。到陈官庄被围,官兵悲观情绪恶化到极致。结果,未及解放军攻击,即已不战自溃。这一战役是
A.徐州会战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021-01-2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历史试题(B卷)
7 . 某年的8月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用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这一年是
A.1924年B.1937年C.1945年D.1950年
2021-01-2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解放战争时期,如图中①-④四个地点发生的事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产生了重大影响。据如图并结合所学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①地——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②地——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   
③地——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④地——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善于通过大众化的标语口号来发动人民。下列口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③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10 . 毛泽东某电文载:“电悉,歼灭七十四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证明……是能够用各个歼击方法打破敌人进攻,取得决定胜利。现在全国各战场除山东外均已采取攻势,但这一切攻势的意义,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敌人进攻。刘邓下月出击,作用也是如此。”电文中“意义极大”是指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打退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D.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