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54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阐述了中印等国拥有的共同点: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毛泽东阐述的这个“共同点”及其谈话精神,在后来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了体现。会议形成的共识被誉为
A.“不结盟”B.“万隆精神”C.“单极―多极化”D.“日内瓦精神”
2018-11-07更新 | 3677次组卷 | 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仙桃中学2019届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世纪50年代,某国际会议提出下列原则。据此可知,该会议的诉求是
A.谋求维护自身独立B.成立区域经济集团
C.发展亚非统一文化D.建立军事同盟组织
2021-05-09更新 | 54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1届高三仿真模拟(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饶伯森说:“这一会议为周恩来提供了讲坛,使他可以在反殖民主义的掩护下向一些幼稚的听众传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中共还可能提出一些没有一个亚洲国家领导人敢于反对的反殖民主义的决议。”这一会议
A.促使了中国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B.认同了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C.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主张D.推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018-01-12更新 | 1464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仙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55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向驻美国的亚非各国使团发出一个长达4页的通函。通函指出,美国迫切希望友好国家代表团做好应对共产党代表的各项准备,提出那些有利于自由世界的议题。据此可推知,当时的美国
A.依然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B.反对万隆会议的召开
C.拉拢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D.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求同存异”精神的时代意义

材料一   《周易》中论述的“厚德载物”思想,实际上提倡的就是博大包容精神,讲求万物间的和平共处,以平和的心态寻求与万物和平共处的共同点和契合点。孔子也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名言中明确提出求同存异思想。

——孙信、李健《求同存异原则溯源》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邓小平按照求同存异这种新办法的基本要求所提出的两种具体模式:“一国两制”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当今这个充满矛盾斗争和“很多疙瘩”的世界,选择和平方式解决争议的好办法、新办法,极具中国特色。

——李元光《论“一国两制”的哲学内涵》


根据材料和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围绕“‘求同存异’精神的时代传承”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新中国的外交

材料一   当获知印尼、印度、缅甸等国有意发起亚非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利用适当的外交渠道支持和促成此事。195545日,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外交部提交的《参加亚非会议的方案(草案)》。该方案对中国代表团在亚非会议中可能遇到的各项问题制定了预案。万隆会议召开后,中国代表团在正式议程之外,抓住一切时机在会场之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周恩来利用晚餐等时机和尼赫鲁、吴努、范文同等人会面并进行长时间的会谈。这种面对面的接触促进了亚非国家相互了解和尊重,从陌生和误解走向友好合作。

——摘编自陈长伟、牛大勇《中国开创亚非外交新局面的成功范例——万隆会议再探讨》

材料二   1971715日,美国白宫的一个声明,有如一声霹雳,使日本当局大吃一惊。日本各界知名人士纷纷访华,舆论界大声疾呼要求早日恢复日中邦交。“不要误过最后一班车”成为当时的流行语。田中角荣首相表现了巨大的决心,将交涉工作交给大平正芳外相全权处理,同时在党内、政府中排除各种障碍。1972815日,田中角荣首相表示接受周总理的邀请并决定访华。

——摘编自肖向前《中日关系正常化前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万隆会议的特点,概述中国参与万隆会议的主要成功经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并结合所学分析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两国关系发展的作用。
2021-04-1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