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涉及钢铁、石油、农林等300多个重大项目,建成了卫星发射基地、铁路等重大项目以及数十个新兴工业城市。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
A.落实了八字方针对工业的调整B.完善了国民经济结构
C.推动了国防、经济现代化进程D.打破了西方经济封锁
2023-11-13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沿海与内地的工业总产值,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七三开,到1978年是六四开。内地修建了众多重大工程,增强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极大地缩小了东西差距。带来这一变化的是(     
A.实施了“一五”计划B.完成了三大改造
C.开展了三线建设D.实行了改革开放
3 . 图1、图2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023-06-09更新 | 6287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开始引进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国人开始了“中国化”教育学的尝试;改革开放后,强调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这说明(     
A.中国教育深受苏联影响B.改革开放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外交方针影响教育发展D.政治环境影响教育方针制定
5 . 1950——1980年中国主要年份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市镇人口(万人)

百分比

世界平均百分比

1950

55196

6169

11.2

28.8

1960

66207

13073

19.7

33.9

1970

82992

14424

17.4

37.5

1980

98705

19140

19.4

38.2

表格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城镇化的特点是(     
A.政策导向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B.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人口增长
C.城市人口的比重增长不大且不稳定D.城市人口的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56年,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各类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并提出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中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7年又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等思想。这表明毛泽东在(     
A.践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强调工作重心的转移
2023-04-18更新 | 168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省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1972年4月我国赠送美国的两只熊猫“玲玲”和“兴兴”,中美“熊猫外交”从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玲玲”和“兴兴”不辱使命,不仅成为美国国家动物园的镇园之宝,而且还是传媒宠儿。下列促成“玲玲”和“兴兴”赴美的直接因素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军国民教育。梁启超在著作中强调中国先秦时期就有武勇之精神,但也应借鉴他国的军国民主义教育,通过举国皆兵的教育,使国人“把体操练得好好的⋯⋯”,以造就武勇刚强的“新国民”。1902年,蔡元培在上海组织中国教育会和学社,特别重视军事训练。1906年,清廷推行学制改革,强调“体操一科,稍长者,以兵式体操,严整其纪律”。辛亥革命后,学堂的体操课,被兵式体操和军事训练所代替,对此,茅盾曾说道“湖州中学的体操课,实在是正式的军事训练,远足是急行军的别名罢了”。新文化运动后不久,军国民教育为更为科学的新式学校体育所取代,近代中国体育自此脱离“国家化”的单向度,开始步入多元发展的阶段

——摘编自郑志林《论军国民教育与我国近代体育的兴起》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先后提出“国民体育”“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等口号,并相继颁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等政策,明确要求在厂矿、学校、部队及机关中成立体育协会,切实开展体育运动;农村地区在群众性体育的广泛性和经常化上下功夫,有步骤、有计划及科学地普及因地制宜的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上,实行国家体委和体育总会统一领导,各部门相结合的分工合作、高度集中的垂直管理模式,各地群众体育活动主要以体育协会组织开展。20世纪50年代末,共建立全国性体育协会21个,基层体育协会近4万个,农村基层体育协会3万余个,广播体操、课间操及工间操等“操类”活动空前繁荣。后期,随着体育学校及体育场馆等基建项目落地,以球类、武术、拔河等项目为主的群众体育活动日渐丰富。

——摘编自赵述强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体育治理的历程回顾与新时代瞻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军国民教育兴起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建设的特点及其意义。
9 . 过渡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初,全国仍有土匪武装260多万人,他们还有明显的政治性质。1952年底,大规模剿匪活动结束。这项工作,对巩固人民政权、建立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恢复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方面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艰难得多,物价的飞涨,使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人心开始波动。这是关系到人民政权建立起来后能否站住脚跟的大问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三线”建设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从1964年至1980年,在主要的13个省、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整个工程规模空前。在铁路交通建设先行的前提下,西南诸省的工业进行全面深刻的再造,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体系,并建立了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这些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

——摘自远山《“三线”建设: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建国初巩固人民政权的重大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10 . 1960年初,红旗渠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历时十年,大渠盘绕在太行山腰,逢山钻洞、遇沟搭桥,共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道211条。红旗渠的开凿说明(     
A.“大跃进”运动导致重大失误
B.“文化大革命”推动三线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建设热情
D.国民经济调整使“左”倾错误得到有效纠正
2023-04-1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