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下列不同年代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示意图中,反映新时期以来建交状况的是
A.B.
C.D.
2020-07-03更新 | 941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大事记(部分),这反映
时间事件
1971.7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双方发布了公告,宣布尼克松将要访华
1971.10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2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结束25年的对抗
A.中国开始由意识形态外交转变为国家利益外交B.中美关系解冻有助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第三世界国家支持是中国重返联合国决定因素D.开展文化大革命客观上助推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2020-06-05更新 | 74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建班)
3 . 下面两则史料共同体现了(        

                                        雷锋画册                                   王进喜日记
A.社会经济的发展B.艰苦的工作环境
C.恶劣的自然条件D.良好的时代风尚
4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全国不统一的混乱局面
B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C1955年万隆会议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国和美国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
A.AB.BC.CD.D
6 .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出副刊文章《大豆与中美科学交流》,介绍说大豆的故乡在中国,在美国获得巨大的发展。文章配发装饰画《中美两国人民永远友好下去》(如图)这表明

A.中国外交的政策有所调整B.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开展合作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中国摆脱了长期以来外交困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邓小平在1962年7月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这说明当时
A.摆脱了“左”倾错误的束缚B.隐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萌芽
C.中央下放农村经济管理权力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0-04-17更新 | 429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八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1961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比1960年下降了37.3%,1962年继续下降18.9%;钢产量指标从1960年的250万余吨压缩到1961年的165.2万吨和1962年的120.8万吨。全市基本建设投资的降幅更大,1961年总投资额比1960年减少60%,1962年再压缩55%。这些做法
A.贯彻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落实了此时的经济建设方针
C.改变了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D.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9 . 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B.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主义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D.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2020-01-10更新 | 195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段考历史试题
10 .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
2020-01-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