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1951年出版的扫盲教材《职工业余学校识字课本》,第一课内容是“工人”和“做工”,随着课程的深入,出现了“雾的成因”“空气和风”等内容。1956出版的《市民识字课本》,内容有认日历、认钟表、买菜、坐车等。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     
A.旨在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民B.促成了义务教育逐渐普及
C.注重与日常生活实际结合D.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2 . 1956年6月,文化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开展传统戏剧的挖掘、整理和改编工作,扩大戏曲上演剧目,“对戏曲剧目,不能片面地和机械地要求直接的‘教育作用’和‘配合作用’”。据此可知,这次会议的内容(     
A.可以体现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B.反映了对“百家争鸣”方针的落实
C.贯彻落实新民主主义的文艺路线D.促进了新中国文艺工作的全面繁荣
2024-05-22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1950年5月,中国外交部交际处安排周恩来总理拜会了印度首任驻华大使潘尼迦,这是中方给予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大使的特殊礼遇。1951年1月,毛泽东主席还出席了潘尼迦举行的印度国庆招待会,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使团活动。这些外交举措(     
A.打破了西方国家外交封锁B.立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动了亚非会议成功召开D.有利于开拓外交的新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61年1月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他强调:“今年搞个实事求是年,当然不是讲我们过去根本一点也不实事求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对实际情况不大摸底了……我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得很少了。”材料表明当时我国(     
A.彻底地纠正大跃进运动错误B.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
C.着手调整国民经济建设方针D.开始破除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迷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64-1966年,中央15个部委的近60多个企事业单位,从北京、上海、辽宁和广东等12个省市迁至重庆地区,国家还在重庆地区安排了59个大的骨干项目和配套项目的新建和改扩建。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应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B.建立中国独立的工业体系
C.推进重庆地区的经济发展D.改善我国的国民经济布局
2024-05-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69年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正式落户湖北十堰,当时十堰只是一个人口百人的小镇,随着全国各地的近十万建设大军奔赴十堰,十堰市政建设大大推进,逐渐形成以企业工厂为中心的市区, 医院、学校等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相继建立。十堰由最初的小镇升格为省辖市。十堰的发展得益于(     
A.三线建设的推动B.中西部开发的带动
C.改革开放的促进D.抗战时期工业内迁
7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并深刻指出“体育是关系六亿人民健康的大事”。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把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写入教育方针。这反映出新中国体育事业(     
A.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中心B.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
C.在顶层规划中逐渐走向完善D.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2024-05-15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如表为国家对东北工业投资占全国工业投资的比重变化表,其中“三五计划”时期的投资比重降低,主要是基于(     
时期“一五计划”“二五计划”“三五计划”
比重37.4%20%10.8%
A.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B.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C.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D.国家安全局势的变化
2024-05-14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双百”方针提出后不久,周恩来建议电影工作者多拍些“带有艺术性的纪录影片”。一位青年导演响应号召带团队进厂,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工厂党委宣传部的帮助下,20多人共同完成剧本创作,主角也由劳动模范本色出演。该片 1958 年首映后得到舆论肯定。这类影片的创作(     
A.提高了工人的地位B.受“大跃进”的影响
C.弘扬了社会新风尚D.讴歌了合作化成就
2024-05-14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历史试卷
10 . 观察如表《1950-1957年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如表中进出口贸易数据的变化侧面反映了新中国初期(     
1950—1957年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
年份人民币(亿元)
进出品总出品总额进口总额差额
195041.520.221.3—1.1
195159.524.235.3—11.1
195264.627.137.5—10.4
195380.934.846.1—11.3
195484.740.044.7—4.7
1955109.848.761.1—12.4
1956108.755.753.02.7
1957104.554.550.04.5
A.国民经济得到较好恢复发展B.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充满艰辛
C.国家经济建设出现冒进主义D.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2024-05-14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