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图1和图2是拍摄于1972年的两张历史照片。这组照片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A.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B.中美、中日宣告正式建交
C.中国在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D.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2 . 1972年中日建交,数年后小泉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走入低谷。2006年10月安倍晋三来华访问,最近因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使中日关系再次走入低谷。以上事实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不可调和
B.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C.日本对外政策因国内外形势的改变而改变
D.日本与中国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
3 .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美建交;
②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③中日建交;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⑤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会议。
A.④⑤②③①B.④⑤①②③C.④⑤②①③D.⑤④①②③
4 .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称:“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D.中美关系的缓和
6 . 2009年10月24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1周年。该条约“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这一条约的签订意在
A.促成中日两国尽快建立外交关系B.缓和中日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C.结束两国敌对状态D.为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
7 . 儒家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其含义是“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新中国成立后,成功把这一思想应用于外交的典范事例有                                                       ①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 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③ 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④ 与美国、日本等国建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6-11-18更新 | 5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卢湾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8 .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①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
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