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先进的管理体制
D.都享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
2 . 1984年,邓小平会见香港人士时说: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他意在强调,祖国统一
A.只能通过和平方式完成B.属于中华民族内部事务
C.必须立足现实顺势而行D.取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
3 . 下列两图反映了不同时期大陆对台政策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A.运用“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B.灵活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外交关系
C.顺应工作重心的转移而适时调整对台政策D.因中美关系正常化需要而作出的政策调整
2020-10-1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检测历史试题(全国卷1)
4 . “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A.“一国两制”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和平统一中国D.两岸开展政治对话
5 . “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这主要是强调
A.“一国”与“两制”并行不悖B.港澳台必须服从中央
C.必须坚持“两种制度”的并存D.“两制”即是“一国”
6 . 20世纪80年代前期,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题的背景下,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就必须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和各方利益,找到一种合情合理、各方都能接受的办法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因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应运而生了。这说明“一国两制”
A.蕴含了“求同存异”的思想B.突出港澳台问题本质的一致性
C.得益于中美两国建交的推动D.“一国”与“两制”两者并行不悖
7 . “一国两制”构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首次成功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
B.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
C.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系统的阐述
D.20世纪60年代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8 . “这分明是一个深刻的道理:把纷繁的国家问题化简;把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融合。同时,也郑重地向世界宣告:不屈的中华民族有信心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伟大的实践,再一次将成熟的理论升华。”这首网络诗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
A.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D.首次提出是为了解决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9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港澳回归B.实现两岸三通
C.实现祖国统一D.发展市场经济
2020-09-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自治县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一国两制”方针正式成为我国的国策的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完整的“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
2020-09-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