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唐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A.源远流长、历代延续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C.政府主导、手段增多D.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2023-09-22更新 | 244次组卷 | 32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     
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B.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3-07-15更新 | 551次组卷 | 47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重新订约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以邻为伴B.“另起炉灶”C.“一边倒”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从1922年到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建立苏维埃政权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在1937年,中国共产党人主动提出了“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的构想。这一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B.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实现了国共两党首次合作D.清除了党内“左”倾错误影响
5 . 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保持在人口比例的25%一30%。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我国的最终目标是(     
A.对标发达国家B.优化产业结构C.调整社会结构D.促进共同富裕
2023-05-13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实行“四等人制”,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元朝这一政策使得(     
A.汉人与南人的地位提高B.游牧文明获得较快发展
C.社会阶级矛盾直接加剧D.文化心理认同难以形成
7 .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观察图中货币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冶铁铸造技术进步B.货币流通非常广泛
C.国家逐渐走向统一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2023-04-21更新 | 882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第五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中说:“田赋制度规定了一定的税额,往往推行到数百年,皇帝不能变,宰相不能更,管理征收田赋的有司只知依律执行,谁也不能变动它。”此例可以用来说明他下列观点中的(     
A.中国历史上皇帝的上谕,其实是由宰相做主的。
B.经济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占最重要的地位。
C.中国传统向来主由“学术指导政治”,绝非由政治来指导学术的。
D.小国宜人治,大国宜法治,中国政治偏向法治,有它内在的原因。
2023-04-09更新 | 51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美国1787年宪法设置了具有双重目的的两院制代议制度,以众议院为既能代表大州利益又能代表民意的机关;以参议院为既能代表小州利益又能防止民意走向极端的机关。这一设置(     
A.仿照英国的议会制度B.体现了政治势力的妥协
C.避免了暴力事件发生D.遏制了政治的腐败问题
2023-03-14更新 | 1846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学者研究,殷商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名的“诸妇”多达204位,这些女性贵族可参与祭祀、军事等国家管理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出征,战功赫赫。这表明,在商代(     
A.阶级分化尚不明显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存在母权制度残余D.奴隶制度日渐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