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09 道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情况,如表反映了(     

A.减轻部分农民的负担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C.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D.增加政府的算赋收入
2024-05-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倒计时4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2 . 从明嘉靖年间郑若曾的《筹海图编》,到鸦片战争前夕严如熤的《洋防辑要》,这些海防论述大多以“倭寇”为假想敌,以“备倭”和“防寇”为基本着眼点。这表明(     
A.天朝上国观念盛行B.倭寇长期滋扰东南沿海
C.海权意识严重滞后D.开拓海洋成为政策重点
2024-05-08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倒计时4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3 . 明初规定,军户、匠户等特种户籍一旦佥定,即世代相袭,不得脱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里甲制度,以督促生产等,百姓必须“互相知丁,互知务业”。这表明,明初(     
A.家国双重治理结构升级B.制定严刑峻法加强对社会管控
C.着力缓和官民紧张关系D.加强制度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
4 .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获得了权力与财富、脱离了教权绝对统治的各世俗政权形成了彼此之间相互平衡的国际关系格局,这一国际关系 “大洗牌”的成果就是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A.提升了罗马教皇的权威B.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形式
C.建立了近代的外交制度D.形成了“全体一致”的决议原则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5 . 1327年,当英格兰贵族罢黜爱德华二世并将其子推上王位时,引用了“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这句格言。两个世纪以后,意大利一位著名的教皇党人曾表达了如下观点:“废黜不信守义务的国王并非叛乱,因为他本人即是一个人民有权推翻的叛乱者。”这反映出14—16世纪的西欧(     
A.资产阶级代议制日渐完善B.王权与教权间斗争激烈
C.有限王权观念得到了传播D.人民主权原则深入人心
6 . 如表是唐、明、清三代统治者的部分言行。这能够反映出(     
唐朝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明朝朱元璋统一天下后说,“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字如一”
清朝康熙帝时拜孔子,编纂《康熙字典》;雍正帝时用汉人,行汉法;乾隆帝时编纂《四库全书》
A.“华夷之辨”观念的逐步强化B.“多元一体”精神下的天下观
C.农耕与游牧文明不断交融D.民族平等成为治国基本原则
2024-05-07更新 | 31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中国早期社会中,号称掌握了天、地、人、神之间沟通能力的巫觋拥有可以支配他人的绝对力量。商后期的王自称“帝”,亲自参与占卜活动;而周王自称“天子”,“承天”而“子民”。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A.贵族干预政治的现象消失B.神权渐被纳入王权之中
C.国家治理的理性色彩增强D.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青年报

阶段时间段报道的青年榜样代表(部分)
激情燃烧的岁月19511966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青年英雄事迹
“走在时间前面”的鞍钢工人王崇伦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王杰等
……
与改革开放同行19781999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
中国女子排球队等青年先进人物和集体
各行各业勇于开拓的青年改革者
走进网络媒体世界19992016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往返太空的杨利伟
大学生村官群体
开启全媒体融合新时代20162021青藏高原的“探界者”钟扬
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的黄文秀

——选编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1)概括《中国青年报》的发展特点。
(2)说明《中国青年报》在时代发展中的作用。
2024-05-0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7 中国现代史 非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9 . 查士丁尼法赋予妻子享有绝对的嫁资请求权,并具备优先于债权的效力。此时的嫁资实际上是一直用益权性质,丈夫只享有对嫁资的用益权,在婚姻关系解除之后,丈夫应该将嫁资退还给妻子,妻子最终享有嫁资的所有权。罗马法的这一规定(     
A.强化了司法实施成效B.呈现了形式主义特征
C.维护了罗马公共利益D.贯彻了公平正义理念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传世文献和近百年出土的秦汉简牍看,当时“文书行政”空前发达,官文书在制作、收发、办理、保管等各个环节都有严密的制度,其种类和数量都甚为可观,由此成为重要的行政工具,承担着庞大帝国各项事务的管理职能。正如东汉王充所云:“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秦汉特别是汉代官文书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诏、策、敕、玺等皇帝下行文书;二是章、表、奏、议等官吏上行文书;三是一般官府往来文书。此外,秦汉还有各类司法律令,以保证社会各种关系、各项事务的处理有可遵循的标准。

——摘编自郗文倩《秦汉以文书治天下》

材料二   宋代朝廷与地方之间有多种沟通途径。朝廷决策,既建立在地方信息基础之上,也依靠地方官员去执行。

朝廷信息下达,除政令文书外,重要途径之一是邸报,也就是政府公报。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情报,皇帝的诏敕命令、起居言行,中央政府的法令、公报,官员的任命、赏罚,地方、部门与臣僚的章奏文报等。许多地方官员都是通过邸报知晓中央信息。宋代的地方体制,最高层级是作为监察区划的路;下面有州郡和县两个地方行政层级。朝廷、路分、州郡,都会对地方官员的政绩进行考核和监督。考察结果上报至中央,人事部门汇总比对,决定奖惩。

——摘编自李全德《信息与权力:宋代的文书行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文书治国的特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文书行政发展的影响。
2024-05-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新高考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