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14年,维也纳会议的正统原则如下:承认 1789 年前法国及其他各封建君主是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制度及所属领土,若原有君主被拿破仑推翻,可由其兄弟或亲属代替为世袭君主。这一原则的提出(     
A.开创了用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B.旨在恢复和巩固欧洲的封建秩序
C.使欧洲国家民族意识开始萌发D.打破了大国主宰欧洲事务的局面
2024-03-28更新 | 294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新七省卷03)(16+3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禹贡》成书于先秦,书中将所知的地域划分为九个州,是我国最早描述地理分区的著作。下图是宋人所绘的《〈禹贡〉所载随山浚川之图》,其地理范围与先秦《禹贡》九州范围基本吻合,图中的两条主要河流分别是黄河和长江。图中九州名称不仅字体大于其他地理事物的名称,且标注也整齐划一,俨然有意凸显九州存在的一体性。九州组成了“天下”,而“天下”也涵盖了九州。


材料二 下图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珍藏的一幅绘于北宋时期的《华夷图》。在图中,正上方中间刻有“华夷图”三字,中原地区位于中央且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周边异族处于地图的边角。图中的文字标注较多,主要叙述周边民族与中原王朝关系的历史沿革。


材料三   万历年间,西洋传教士利玛窦带来《坤舆万国全图》。该图的四个角分别是北半球图、南半球图、九重天图、天地仪图,向人们展示当时欧洲的宇宙天地观念。为了减轻中国人的抵触情绪,利玛窦将中国从图的偏角处移到大体中央的位置。明代的统治者,包括万历皇帝均目睹过《坤舆万国全图》,盖那时的“中国”人对世界的真实形态已有所闻。



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摹本)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单长城:《从四幅古地图看“天下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禹贡〉所载随山浚川之图》和《华夷图》体现的天下观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坤舆万国全图》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2024-03-2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清朝末年,各地流通成色杂乱的银元以及深受外国银行支持并借以居奇的鹰洋。北洋政府时期,整顿币值,统一铸造银币。这种新银币很快在国内支付交易中起到唯一主币的作用,其他货币在国内支付交易中逐渐趋于消失。这一变化(       
A.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有利于西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C.反映了中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D.体现了中国近代货币制度的完善
2024-03-21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4 . 东晋有侨州郡县制度,如在京口境内设南徐州和南兖州、广陵界内设南青州和南豫州、襄阳境内设秦州和雍州。侨人不列入当地户籍册,以别土著。此举旨在(       
A.开发江南经济B.安置北方流民
C.打击南方门阀D.加速民族交融
2024-03-21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16年,英国立法实行金本位制,铸造“沙弗林金币”,随后又宣布英纸币可随时、无条件兑付该金币。1825年,英国要求其殖民地统一使用英镑。直到1917年的百年间,英国政府一直维持了沙弗林金币稳定。英国此举(     
A.增强了经济扩张的力度B.解决了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
C.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D.有利于殖民地经济独立发展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

时间主要研究内容
19世纪中后期埃及、土耳其等国的亡国史研究
20世纪初世界各国革命史研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史研究
20世纪5070年代各国人民友谊史研究
1978年以来全球史研究

——据于沛《学术史研究是建构世界史自主知识体系的源头活水》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特点,并选择其中两个阶段加以说明。
7 . 唐贞观初年的“义仓税”源于隋代在丰年时向民众按田亩面积征收粮食以备荒年的义仓,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之后改称地税,政府配套制作了青苗簿,记载土地状况,登记田亩数量和主人名字。上述做法(     
A.抑制了土地兼并B.有助于中国税制的发展
C.改变了征税标准D.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
2024-03-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在陕甘宁边区的农村,很多农民靠“神仙”和巫术来治病。抗战期间,边区政府在各区县开设药店、医院,出版科普读物,新编《娃娃病了怎么办》《赵老太太转变》等秧歌剧,“巫神”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这些举措(     
A.消除了农村的迷信思想B.塑造了社会主义新风尚
C.巩固了边区的政权基础D.提升了工农的政治地位
9 . 近代英国常任文官严格按照文化水平的高低分为不同等级,低级文官不能直接升任高级文官。英国的政务官和高级文官的绝大多数来自学费昂贵、师资雄厚和教学条件优越的贵族学校——公学或文法中学以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这体现了近代英国文官制度(     
A.强化职业道德B.实行分权管理
C.贵族色彩浓厚D.违背公平原则
2024-03-14更新 | 262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新七省卷03)(16+3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10 .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是中国古代的谚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文帝第三子杨俊性好奢侈,因为在并州总管任上“盛治宫室,穷极侈丽”,所建屋舍被告发“违犯制度”,后被文帝罢官召还京师软禁。面对大臣们减轻处罚的求情,文帝坚持“安能亏法乎?”结果,杨俊郁郁而死。魏征等唐代史家评价文帝此举是“父子之道,遂灭于天性”,其他杨秀、杨谅等宗亲藩王窥伺险地、轻动甲兵,正根源于此,“后之有国有家者,可不深戒哉!”

——据【唐】魏征等《隋书·文四子传》整理

材料二   古代法律是从不承认“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明朝时,朝廷颁布了很多教化基层的案例材料,其中有藩王皇亲违法乱纪“初犯免罪……四犯与庶人同罪”等语句。这虽是为了表明贵族有减免罪责几次的特权,却容易被民间误解为“庶民同罪”是普遍性法律。到明末,朝廷已无力维持文化专制政策,日益繁荣的小说创作中遂正式出现“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条谚语。

——摘编自柳立言主编《中国史新论·法律史分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征对隋文帝惩罚杨俊给予负面评价的出发点。
(2)指出材料二中“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体现的法律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谚语产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