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茶马古道与茶马互市发展到宋朝时成为了政府加强西南边境地区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维护边境的安宁和平,宋朝的统治者以茶马互市巩固边疆,通过开放边境互相贸易的形式,实现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羁縻”目的,利用经济文化的方式阻止了少数民族的武力侵扰。关于宋朝的茶马互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B.客观上有利于西域地区的开发
C.薄来厚往加剧了宋朝财政负担D.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朝鲜停战后,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三国政府,提议召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五大国外长会议。1954年1月,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决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国际会议,中国参加了会议的全过程。这次会议对新中国的重要意义在于(     
A.宣告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B.以独立自主姿态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C.彰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威力D.事实上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汉时期引经注律的风气盛行,律学由此产生,著名的作品如“大杜律”和“小杜律”。律学实际上成为经学的一个分支。到了东汉,许多经学大师又是著名的律学家,如东汉郑玄著有“郑氏章句”。这反映了汉代(     
A.法律体系日益发展完善B.“大一统”影响治国思想
C.法家逐渐成为儒学分支D.法律的儒家化发展趋势
2023-10-22更新 | 773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百色市德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6-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通过演出、座谈、访问等活动表达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好、和平相处的愿望。同时,中国也邀请拉美国家相关人士来中国访问考察。中国此举(     
A.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B.有利于改善外交孤立局面
C.体现“双百”方针要求D.意在与周边国家发展关系
5 . 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保护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化传统。北魏孝文帝在恢复祭陵制度的同时,对汉、魏、晋诸陵的维护沿袭了魏明帝的做法,并以古代帝王祭祀的礼仪“太牢之礼”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孝文帝这一做法旨在(       )
A.尊重历代的贤明君主B.传承和弘扬鲜卑族文化传统
C.彰显其人道主义情怀D.表明北魏入主中原的正统性
2023-08-08更新 | 937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贵百河三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对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南宋以后的学者多将他看作“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异端,而近代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20世纪50—70年代,史学界普遍接受列宁的评价“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进入80年代以后“抑王扬马”的观点又流行一时。900多年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跌宕起伏、毁誉不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着900多年的“社会气候”下列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A.南宋学者因距离变法的时间最近,故理解最为准确
B.近代学者因可供研究的资料较多,故观点更为合理
C.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能会受到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
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023-06-01更新 | 526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时期,初由宦者担任,魏晋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侍从,南北朝时正式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2023-05-29更新 | 326次组卷 | 82卷引用:广西百色市百色市田东县田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C.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
2023-04-06更新 | 157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西区田阳县田阳高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9 . 妥协是一种智慧,这使美国宪法成为一部“活的宪法”。在费城制宪会议中,围绕代表权问题,联邦主义者不甘示弱,宣布大州“不会在任何其他方案上结盟”,声称如果小州脱离联邦,就不惜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而州权主义者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以小州退出联邦同大国结盟相要挟。最终双方在参众两院议席分配比例等问题上达成妥协。这一结果体现了(     
A.民主目标B.孤立主义政策C.“自由放任”原则D.“制约与平衡”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1年,清政府谕令自1902年起各省科举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并存的发展特征
2022-12-23更新 | 217次组卷 | 62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