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下表为宣统元年,全国官立高等学校开办统计情况,反映出当时高等学校的兴办(     

校别

大学

省立高等学堂

高等农科学校

高等工科学校

高等商科学校

校数

3

23

5

7

1

学生数

749

3963

530

1146

24

A.强化了西学主导地位B.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C.推动了科举制的废除D.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2 . 下表为1949年至2004年间包含“消费者”“卫生”“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关键词的国家级法规数供统计情况。据此可知新中国(     
年代1949—19541955—19591960—19641965—19691970—19741975—19791980—19841985—19891990—19941995—19992000—2004
“消费者”12120353128222336384
“卫生”344141126146516888129311231657
“安全生产”2452122114207275211410
“环境保护”0000116174302388414728
合计3747471681878571525217820843179
1949—2004年包含关键词的国家级法规数量统计表
A.依法治国成为法治建设基本方针B.社会发展推动了国计民生的改善
C.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渐趋完备D.专项立法工作呈现出渐进的特点
3 . 下表是两汉史书中手工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内容出处
“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满足指标),不合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桓宽《盐铁论》
“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郡国十九,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山阳、东郡、汝南皆为郡县名称)班固《汉书》
“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粗劣),贾(通“价”)或强令民卖买之。”司马迁《史记》
上述史料主要反映了汉代(     
A.垄断性经营破坏平等竞争机制B.官营经济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
C.官营手工业经营管理亟需调整D.私营手工业发展缺乏良好环境
4 . 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汉帝太尉在任时间任前职位去职原因
高祖周勃公元前196年列候迁燕王
文帝灌婴公元前179-前177年将军迁丞相
景帝周亚夫公元前154-前150年中尉迁丞相
A.国家政局稳定已不需要设置太尉B.汉初为加强皇权太尉设置无常
C.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D.当时各地封国削弱了中央集权
2024-02-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5 . 下表是关于唐代法律案件的相关记载。这说明唐朝(       
(冯甲在亲丧期间)朝祥暮歌,是亵于礼,以哭止乐,斯慰所怀。诉词既款服终,言讼请依科断《开元判集》【伯2593号】《朝祥暮歌判》
柳公绰,长庆中为刑部尚书,京兆人有姑以小过鞭其妇至死,府上其狱,郎中窦某断以偿死,公绰曰:“尊殴卑,非斗也。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竟从公绰所议《册府元龟》
绛州孝女卫氏……其父为乡人卫长则所杀……及长⋯⋯以砖击杀之⋯⋯(唐太宗)嘉其孝烈,特令免罪《旧唐书·烈女传》
A.统治者遵循明德慎刑的原则B.司法呈现礼法结合的特点
C.国家专注儒学的教化功能D.道德品质是选官的重要标准
2024-02-01更新 | 126次组卷 | 33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可用来说明,王安石变法(     
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实行“均输法”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实行“青苗法”
熙宁二年(1069年)十一月实行“农田(水利)利害条约”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实行“募役法”(即免役法)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实行“保甲法”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实行“市易法”
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颁布“方田均役法”“保马法”
A.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操之过急B.主要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C.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D.重视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
2023-08-11更新 | 426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艺术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反映了唐代前期“道”的创立和演变历程。据此可知,唐前期“道”的设置(       
贞观元年自隋季丧乱,群盗初附,权置州郡……。贞观元年,悉令并省。始于山河形便,分为十道。
贞观十三年户部按道整理各州地理、人文情况,以及户口、赋税、田亩等信息。
开元二十一年划天下为十五道,每道常设采访处置使,负责“检察非法”。
A.提升了地方治理效能B.开创了地方行政新体制
C.适应了区域发展差异D.埋下了内轻外重的隐患
2024-01-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关键程序,由此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察举制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经试用考核再任官职
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
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通过者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①官员选拔更为公开和公平 ②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③重文轻武的风气日益浓厚 ④中央逐渐加强对选官的控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封建时代的西欧世俗社会的结构表。据表可推知,西欧封建社会(     
阶层*联系纽带
农奴、农民庄园剥削关系
封建贵族(公侯至骑士)封土授受与君臣契约关系
国王
注:阶层按人数由多到少排列,亦按地位由低到高排列
A.重视宗法血缘关系B.以自然经济为基础
C.军阀割据现象严重D.王权受到神权控制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唐宋时期家训主要内容归类(涉及篇数)   

序号内容归类
北宋南宋
1处已(修身、励志)51918
2勉学、治学31415
3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翠、团结兄弟)368
4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61410
5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51610
6从政11116
7治国40
8女诫520
9教子原则242

材料二   下图为唐宋家训作者身份地位统计图(注:图中文人指未进入仕途的读书人)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家训的主要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唐宋家训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意义。
2023-05-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