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武帝崩后,昭帝继位时年幼,整个朝廷呈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权力真空。然而外戚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以主要辅政大臣的身份填补了这一漏洞,“抱持幼君襁褓之中,布政施教,海内晏然”,在昭帝朝13年中权倾朝野,所谓朝臣,大都是他的党羽。这实质上反映了
A.开始出现外戚专权B.大司马大将军成为权力中心
C.汉代专制皇权加强D.改变了秦朝以来的政权结构
2022-04-06更新 | 897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分布示意图。另据考古资料发现,当时多地存在大量仿铸异地货币的现象。这反映出
A.铸币技艺得到发展B.商品流通相互隔绝
C.国家统一动力增强D.经济水平区域有别
2022-03-22更新 | 1260次组卷 | 1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06)历史试题
3 . 唐初开始设置代表中央朝廷,衔命出使四方的使职,遣官员,例如贞观初年,“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设置观风俗使、巡察使、按察使、巡抚使等官员,逐渐变成正规官制之外的重要职务。这一措施的推行
A.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B.促进三省体制的确立
C.提升行政效率加强地方管理D.带来冗官冗费的问题
2021-05-16更新 | 1899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06)历史试题
4 . 1915年日本借西方列强无暇东顾、袁世凯急于称帝的时机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采取故意泄密、拖延时间和利用列强向日本施压等方式,最后签订的《中日民四条约》文本实际上只有“十二条”,他还把接受日本要求作为奇耻大辱,决定将五月九日定为“国耻纪念日”,并写入教科书,以待后来者奋发图强。对此最合理的评价是
A.国耻日的设立说明他在根本上是民族主义者
B.前后各种举动都不能掩盖他因私卖国的本质
C.应该积极评价袁世凯维护民族利益的努力
D.袁世凯比较擅长利用近代外交的各种斗争手段
2022-03-25更新 | 559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06)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材料说明(     
A.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B.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C.庄园里的村民实行集体劳动D.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
2022-08-12更新 | 961次组卷 | 50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记·周本纪》载,周文王时期,虞国和芮国因为边界纠纷而派使臣请周文王仲裁。等使臣到了周地,看到周国人相互谦让,长幼有礼,非常惭愧,说道:“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说完匆忙回国并互相让出了曾经争夺的土地。当时作者这样描述旨在
A.褒扬周文王的德行B.揭示儒家的政治理想
C.警示后世的统治者D.美化先秦的治国模式
2022-03-05更新 | 877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08)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对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园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材料三   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

——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的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具体概括为哪三个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建树的主要表现。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正因这一规定,所以当时没有出现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宋初规定权臣不能兼任两职,意在
A.抑制朝中武将势力膨胀B.防止大臣权重而威胁皇权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9 . 《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该规定
A.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是对启蒙思想的实践
C.是国王与教会冲突的产物D.体现了贵族政治的特点
2022-01-21更新 | 404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诊断检测历史试题
10 .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导致“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根本原因是
A.魏晋以来士族阶层的衰落B.隋唐以来科举制度的确立
C.魏晋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D.隋唐以来中央集权的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