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下表中历史信息概括最全面的是(     
时间人物事迹
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文化遗存与文明起源
C.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D.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2024-04-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八大D.中共二十大
3 .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并且比较稳定的统治。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的机构是(     
A.北庭都护府B.宣政院C.理藩院D.行都指挥使司
2023-11-19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古希腊城邦代表雅典、斯巴达,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都是(     
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
5 . 关于中古时期的欧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庄园是中古西欧最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②形成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③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影响深远       ④英法德完成统一标志西欧民族国家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10-21更新 | 367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列措施反映了(     
迁都洛阳
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
鼓励与汉族通婚
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唐玄宗改革D.王安石变法
7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27次组卷 | 95卷引用:天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行省最早是中央的临时派出机构,遇到一个地方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处理,中书省派人到该地行使中书省的职权,事情处理结束以后,行省也随之取消。到了忽必烈统一全国之后,行省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这反映出行省(     
A.权力不断扩大与中央分庭抗衡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机构的双重特点
C.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D.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
9 . 法律与教化是古代统治者的重要统治手段。下表反映出法律与教化关系的演化趋势是(  )
法律以唐律为蓝本,制定了《宋刑统》《天圣令》等法律。以唐律为蓝本的《大明律》,开创律例合编体例沿袭《大明律》,制定《大清律例》
教化儒学向基层渗透,发展出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儒学人士撰写乡约,教化乡里,规范行为。乡约宣讲朱元璋的“六谕”,让百姓毋作非为。以《大明律》解释六谕,百姓若不遵守则要受到处罚乡约宣讲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常引《大清律例》。
A.儒经渐成法律注释B.教化逐渐取代法律
C.法律成为教化的素材D.教化逐渐与法律合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认为古文经是刘歆伪造的,《孔子改制考》称孔子为“改制先师”,这两本书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主要是因为这两本书(       
A.损害了孔子的威信B.干扰了变法的开展
C.学术观念不符史实D.悖离传统主流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