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5 道试题

1 . 血亲复仇之风在秦汉时期非常流行,后世统计汉朝时的血亲复仇,已确定的就有59例,其他一些统计结果则高达105例。如《后汉书》中记载:“淮南王刘长怨恨辟阳侯审食其未曾谏吕后救护其母,以藏于袖中的铁椎将其击杀:也有会稽魏郎兄为乡人所杀,郎百日操刃报仇于县中。此外,还有东海吕母独子吕育忠耿好学,无端被县宰处死,吕母散尽家财,招募勇士3000攻占县治,将县宰当众问斩。”两汉的法律严厉禁止复仇,在司法实践上却又格外包容。这种矛盾的现象根植于(       

A.传统宗法制度的遗存B.两汉尚武的社会风气
C.儒学影响立法的观念D.法律价值的内在冲突
2024-04-01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新高考金卷)
2 . 西周中期的金文资料中有两则周王任命相关人员出任郑地地方官的记录,一为“命邑于郑,讯讼,取端五铧”;二为“邑于郑,讯讼有粪,取鍴十锝”。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成周(洛阳)城内最基层的里君之上,又增设了一级行政官员,并以货币“五锣”为其俸禄。上述举措表明当时(       
A.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瓦解B.官僚政治体制得以进一步发展
C.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D.周天子重视对地方的行政管理
2024-02-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3 . 按照《史记·殷本纪》的记载,自“契卒,子昭明立”开始,至“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止,凡十四世,是先商时期。王国维利用甲骨文资料对《史记》所记——进行考订,发现甲骨文所述商之先公先王世次与《史记·殷本纪》所记相合,从而得出结论:“《史记》之实录,且得于今日证之。”由此可知(     
A.实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B.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加可靠
C.西汉政府重视史学研究D.实物史料是史学研究必要条件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破格”选任官吏:管窥两汉的盛衰汉代官吏选任除正常的仕进外,还存在不以典章制度或诏令为规则的身份“破格”现象。以下为《汉书》和《后汉书》的相关记载。

《汉书》的记载

◆“(桑)弘羊,洛阳贾人之子,以心计(心算能力),年十三待中。”

◆河南贾人卜式因“愿输家财半助边”“数求入财以助县官”,被武帝超拜为中郎。

◆韩安国“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在吴楚之乱时因“捍吴楚于东界”,“名由此显梁”,后来“坐法失官”,汉武帝“素闻安国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

《后汉书》的记载

◆东汉时陈神“仕郡功曹”,“察孝廉,州辟治中从事”,因坐刺史臧罪被下狱,车骑将军邓骘“闻其名而辟焉”,后举茂才,为汉中太守。

◆刘祐因“举奏有罪”之功而以宗室身份破格“复迁河东太守”。

◆东汉梁冀“少为贵戚,逸游自恣”,先后担任黄门侍郎、侍中、执金吾、河南尹等。

◆单超、徐璜、具瑗、左棺、唐衡五个宦官,因诛除梁氏有功,得到桓帝宠幸,“破格”同日封侯,称为“五侯”。

(1)哪类人在汉代易被统治者“破格”选任?
(2)分析汉代实行“破格”选任官吏的利弊。
5 . 明代《折狱新语》记载一则案例,邵阳人李朝华状告侄子李正风盗窃自己的东西。地方官审判时首先批评李朝华,忘其侄所自出其兄,亲亲之义安在哉,后涉事双方和解,地方官仍判决当庭杖责李正风,为了让其知有尊卑。该案例说明明代(     
A.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B.儒家思想保证了审判公正
C.官员随意支配刑事案件判决D.乡约与法律冲突日趋明显
2023-10-23更新 | 748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6 .

材料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

——宏皓:《中国最早的货币专家》


【思考】汉武帝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2023-10-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三上·江苏苏州·阶段练习
名校
7 . 《宋朝史实·卷十五·财用》中的一段记载:“始,益州(今四川成都)豪民十六户,连保作‘交子’,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子,各自隐秘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书填贯数,不限多少,街市交易,如将‘交子’要取现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该现象的出现根源于(     
A.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B.金融方式的创新
C.商人为获取高额利润D.印刷业技术高超
2023-10-21更新 | 559次组卷 | 3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选必1 高频选择题50题专训
8 . 《清史列传》记载:康熙时靳辅(河道总督)奉旨修治黄河,其河务谋略大多出自幕客(官员私聘秘书)陈潢之手。但“胥吏之舞弊,必情乎幕客之勾通”,因此“废幕”的呼吁不断。清朝中后期,包世臣上书,主张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秘书。这表明,清朝秘书制度(     
A.符合推进社会治理需求B.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
C.成为官员选拔重要途径D.是吏幕勾结贪腐的源头
2024·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后汉书》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共立巴氏子务相为君长。“及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汉兴,南郡太守靳疆请一依秦时故事”,得到朝廷允许。这表明(       
A.巴氏君长世代与秦女通婚B.务相为秦所命的蛮夷君长
C.务相所统五姓被视作戎狄D.秦汉民族政策具有延续性
2024-01-29更新 | 338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1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汇编)- 2024年1月“九省联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22-23高二下·贵州安顺·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中国历代的王朝都存在出于各种目的对人口进行强制迁移的政策。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史籍也有关于汉朝将地方豪强旧族迁徙到关中的记载。秦汉此举主要目的是(     
A.促进统一国家的民族融合B.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C.平衡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D.加强王朝中央集权需要
2023-10-03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