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1963年10月,戴高乐将军授权法国前总理富尔前来中国,代表他同中国领导人商谈两国关系问题。中国政府同意法国提出的中法先宣布建交从而导致法国同台湾“断交”的方案,这为中法建交扫清了障碍。这说明(     
A.独立自主是中法两国建交的政治基础
B.法国与美国霸权主义矛盾不可调和
C.中法建交前夕世界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D.中法建交为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清末皇族、立宪派、革命派各自关于保中国与保大清的认识。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派别主张
清廷皇族先保大清,顺便保中国
资产阶级立宪派先保中国,顺便保大清
资产阶级革命派只保中国,不要大清
A.皇族认为保大清与保中国同等重要
B.立宪派主张延续皇族固有统治
C.革命派不具有反抗帝国主义的精神
D.资产阶级革命面临着重重阻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前477年,以雅典为首的一些希腊城邦结成提洛同盟。雅典利用强大的实力强迫同盟将金库迁移至雅典,强令盟国的重要案件交由雅典审理,规定同盟采用雅典货币。这些举措旨在(       
A.保障希腊城邦的独立自治B.强化雅典的政治影响力
C.扩大雅典城邦的公民权利D.促进民主政体普遍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14年以来,我国修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生态文明立法进一步加快;制定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出台外商投资法,助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首部民法典,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民事权利。这反映出我国(       
A.法治建设将市场经济作为中心B.民众法治观念不断增强
C.加强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D.立法形式趋于丰富多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4年,四川成立劝工总局,作为推行实业的总机构,其宗旨是使川省产品力求精进,抵制外货;又规定凡民间有能仿制洋货或发明新器者,均可呈送总局,以便推广;总局还选派留学生赴日本、比利时留学,实习各种工艺制造。这些措施(       
A.践行了“新政”经济思想B.源于民众思想的觉醒
C.突破了中体西用局限D.促进了民族工业产生
6 . 清朝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与六部平行,下设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理刑六个使司,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体系。理藩院的管理内容涉及边疆地区的行政建制、社会经济、民族立法、宗教文化等。清朝理藩院的设立旨在(       
A.践行因俗而治的理念B.巩固国家政治大一统局面
C.推动宗藩体制的建立D.增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梁启超在1902年统计,留日学生队伍成员极为庞杂,从十二三岁的少年到年逾花甲的宿儒,从青年学生到举人、进士,乃至有品第、有官阶的候补官员以及王公贵胄,几乎应有尽有。他们学习的科目非常广泛,包括理科、工科、外语、师范等,其中绝大部分学文科。对于上述统计结果的背景分析中明显有误的一项是(     
A.受到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B.因清廷废除科举制度所致
C.国人急寻救亡图存新路径D.得益于清末新政社会环境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强化考试(四)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史学界亚非拉史研究力量维厚,建立了深厚的学术积累。1979年以后,非洲、拉美以及日本以外的亚洲史研究开始萎缩,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亚非拉史研究重新兴起热潮。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与亚非拉关系的变化B.外交政策方针的调整
C.第三世界地位的变化D.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7日内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律疏义》中规定“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家无期亲成丁者,上请。犯流罪者,权留养亲,谓非会赦犹流者⋯⋯若家有进丁及亲终期年者,则从流”。这一法律条文的制定(       
A.体现了国家重视基层教化B.反映了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C.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D.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
10 . 八股文的结束部分被称为“大结”,主要承担“自抒己见”的职能,要求考生在圣贤经义之外,表达自己的独特认知。清康熙于《科场条例》中明文规定:   “乡、会应试诸生,概不许作大结”。这一规定(     
A.加剧了科举制度的僵化B.确保了考试流程的公正
C.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D.提高了官员执政的能力
2024-05-3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