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英国13世纪初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如果国王因某个事项,譬如对外战争,确实需要附庸们的经济支持,需要额外征收税赋,必须召开由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和贵族参加的全体会议讨论决定。”这表明《大宪章》(     
A.促成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B.注重维护臣民的私有财产
C.强调国王权力神圣不可侵犯D.形成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2024-01-12更新 | 154次组卷 | 34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根据地货币和人民币发展的部分


——摘编自戴志强、沈逸林《红色政权发行的货币》等


根据材料中货币发展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12-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信息如下表

事件

会议或法律文件

意义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200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写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该小组研究的方向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B.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完善
4 . 下表为1870年英国颁布第二个文官制度改革法令后的文官人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年份1881189119011914192219391943
文官人数5083979241116413280900317721387400710400
A.解决了严峻的青年就业问题B.契合了社会管理复杂化趋向
C.造成了国家治理水平的下降D.增加了政府行政不稳定因素
5 . 下表所示是晚清财税税种占财政收入比重变化情况统计。表格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     

田赋

盐课

厘金

关税

岁入(两)

比重(%)

岁入(两)

比重(%)

岁入(两)

比重(%)

岁入(两)

比重(%)

1842年

29585722

76

4981845

13

4130455

11

1885年

32356768

48

7934228

12

12811708

19

14472766

21

1888年

33243347

42

7507128

10

13600733

18

23167892

30

1894年

32669086

43

6737469

9

13286816

18

22523605

30

1903年

37187788

38

13050000

13

1252692

17

30530699

32

1911年

48 101 346

27

46 312 355

26

43 187 097

24

43 139 287

23

(注:厘金是从清期晚期开始至中华民国1930年征收的一种地方商业税。)
A.农业主导地位逐渐丧失B.商品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C.中国处在贸易顺差地位D.中央对地方控制力下降
6 . 明代阁臣的入阁方式,长期以皇帝直接任命为主。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后,由各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会同推举人选、奏请皇帝点用的廷推变成“祖宗定制”,成为入阁的唯一方式;明熹宗天启年间,朝臣进而要求皇帝点用在廷推名单中居于首位者。上述变化表明(     
A.阁臣政治素养提升B.文官集团约束皇权
C.内阁辅政趋向合法D.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的关系实在属性,可历史地表达为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各民族经过长期交融汇聚,在秦汉以后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雏形;在近代抵抗外国侵略的伟大斗争中,各族中华儿女在血与火的共同抗争中淬炼出坚固的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完成了从自在到自觉的蜕变;在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中华民族深化发展出更具包容性、统摄性和凝聚力的民族关系,民族命运共同体属性不断强化;进入新时代后迈上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新征程,党加强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各民族间经济联系逐步紧密、文化认同走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铸牢,中华民族作为关系实体日益牢不可破,个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又一次开辟出新境界。

——摘编自李鹏博、朱军《哲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实体性与历史演进》

根据材料,围绕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贫穷田舍汉,……今世作夫妻。妇即客春捣,夫即客扶犁。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里正催庸调,村头共相催。候头巾子露,衫破肚皮开。体上无禅祷,足下复无鞋。……里正被脚蹴,村头被拳搓。……租调无处出,还需里正倍(赔)。门前见债主,入户见贫妻。舍漏儿啼哭,重重逢苦灾。如此硬穷汉,村村一两枚。

——王梵志《贫穷田舍汉》

材料二每州各取大历(唐代宗年号)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资《输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1)根据材料一,推测作者描述的朝代并说明理由,反应了什么情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陆贽对两税法的看法如果要全面的评价两税法,你认为还应该补充哪些方面内容的史料?
2023-11-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市英吉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表明中国古代赋税的演变趋势是(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

北魏

租调徭役

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乘二十石

隋至唐中期

租庸调制

凡丁岁役二句,无事则收其庸

唐中后期

两税法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A.人身束缚逐渐减弱B.农民负担不断减轻
C.土地兼并愈发严重D.政府赋税剥削沉重
2023-11-21更新 | 577次组卷 | 29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认为社会治理需要等级秩序的建立和巩固,唯有兴礼治,法的刑罚功能才能发挥,才能将国家、社会、家庭中的长幼、尊卑关系延续下去而不致紊乱。《论语·子路》云:“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一思想经汉代儒家学说代表董仲舒吸收改造为具有神秘主义倾向的“德主刑辅”论。《汉书·董仲舒传》云:“阳为德,阴为刑。”董仲舒既重视德的教化,也主张在“大德小刑”原则指导下刑罚的适用,德刑并举、重德轻刑的正统“礼治”思想由此发展形成。理学将儒家纲常理论提升至具有先验性特质的“天理”高度,将礼法结合的共同体思想贯彻于“德礼政刑”“相为表里”的治国策略。可以说,中国古代法治观是以“礼法合一”为核心范畴的“混合法”的思想理论与实践活动的集合。

——摘编自李墨《儒家伦理法:中国古代法治观的核心范畴》

材料二   西方法治意识理念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上的,强调的是维护和保障个人的权利。法治的核心理念,就是“确信法律能够提供可靠的手段来保障每个公民自由合法地享用属于自己的权利”。作为西方法治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英国1215年颁布的《自由大宪章》,就是一部权利自由的宣言书。法国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在第二条中规定:“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作为西方法治文明精髓的宪政制度,就是建立在防止国家权力侵犯个人自由的理念之上的。美国学者萨托利说过:“自由主义在英国的宪政实践中得到发展,在美国宪法中可以看到最成功的书面表达,并且在宪法保障——因而也就在法治国家——理论中得到了详尽的阐发”。自由主义“发明了从制度上平衡人治与法治的方法”。

——摘编自柯卫《中西方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法治观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古代中国法治观相比,近代西方法治观有什么特点。
2023-11-20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江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