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有商品必须明码标价、不得“严刑逼供”、必须以德服人等相关记载。这些记载(     
A.反映了律令的儒家化B.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的结合
C.凸显了教化高于法律D.推动了律例合编体例产生
2024-04-04更新 | 225次组卷 | 2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皇帝颁布的文书,被冠以“制书”、“诏书”等尊美之称, 臣子被要求无条件地贯彻执行皇帝的诏书,即“谨奉诏”。臣子“奉诏不敬”、“奉诏不谨”则是相关律令明文规定的罪名。在汉代的历史记载中,类似材料不胜枚举。这说明汉代(     
A.专制集权遭到严重破坏B.皇帝力图维护君权至上
C.实现了控制臣子的目的D.以法家思想治国的趋势
3 . 丁忧源于汉代,是古代官员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清会典》记载“督抚丁忧,不得遽行送印,其任内文卷,择司道一人代行,听候谕旨方准离任。”武将丁忧不解除官职,而是给假100天,大祥、小祥等忌日另给假日。这一调整(     
A.出于加强专制的需求B.贯彻施行德治的理念
C.拘泥于传统的顽固性D.基于现实的政治考量
4 . 《封诊式》竹简是秦国(朝)关于审判原则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规定和案例。其中记载:治狱,能以书从迹其言,毋治谅(笞掠)而得人请(释义:真情)为上;治谅为下;有恐为败。这表明秦国(朝)(     
A.官员枉法现象严重B.法律制度非常严苛
C.注重规范司法实践D.司法程序较为完善
2024-03-3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5 . 如表是史书中有关秦法律制度的记载。这反映出秦的统治(     
出处内容摘录
《汉书·刑法志》“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肋、镬烹之刑”
《汉书·刑法志》秦始皇“专任刑罚,躬操文墨”,导致“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史记·李斯列传》赵高鼓吹“严法而刻刑”,李斯奏言独断、督责、深罚诸义,不久便“法令诛罚日益刻深”
A.凸显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B.呈现刑罚严苛的特点
C.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完善了基层社会治理
2023-12-11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学情反馈历史试题
6 . 《睡虎地秦幕竹简·行书》记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据此可知,秦朝(     
①文书行政管理严密   ②文书处理速度较快
③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④法律条文细密严苛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④
2023-12-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大历四年正月十八日,敕有司:“定天下百姓及王公已下每年税钱,分为九等……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税,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荒田开佃者,亩率二升。”据此推知,该税制(     
A.不抑兼并,按财产两次征税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计亩征银
C.以均田制为基础,分类征收D.废除丁税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8 . “王”是三代时期君主的统称,但在不同的朝代君主又有不同的称呼(见如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文献记载解读
《说文解字》“后,继体君也”夏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袭用了氏族公社首领“后”的称号,“后”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的意思,带有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
《尚书》“听予一人之作猷”这里“予一人”是商王的自称,是从商王成汤至末代帝辛专用象征王权的称号,表示商王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体现者
A.君主专制在商朝时已萌芽B.君主是贵族政治的代表
C.商朝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D.王权随社会发展而加强
2023-11-24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里耶秦简户籍簿中记载,“东成户人(户主)士五(身份称谓,指无爵位或免爵者)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其中,“大”,“小”均是课役身份的标志。由此推知,秦朝建立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A.作为国家赋税征收的依据B.建立完整的户籍管理制度
C.加强对民众的管理与监督D.方便政府掌握民情与民意
2023-11-24更新 | 3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忽必烈即位后,发行以银为本位的“中统钞”。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各人皆乐用此币,盖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其量甚轻,致使值十金钱者,其重不逾金钱一枚。”这表明,元初(     
A.纸币使用推动商品经济发展B.铜钱无法满足商业贸易需要
C.黄金白银退出商品流通领域D.纸钞滥印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