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2022-11-17更新 | 82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2 . 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官员特权受到否定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2022-10-26更新 | 3300次组卷 | 288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阳泉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俄罗斯总理普京2011年8月1日表示:“14万亿甚至更高的巨额债务,说明美国在靠举债生活,……。这意味着,他们入不敷出,并把自己问题的部分负担转嫁到全球经济头上…过着寄生虫的生活。”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寄生虫”的历史原因是
A.罗斯福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主导地位
C.成立关税贸易总协定,获得最大投票权力
D.抛出马歇尔援助计划,意欲控制西欧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明史》记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侵然汉唐宰辅,殊不居丞相之名耳。”下列对明朝内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辅佐皇帝,可以参与最高决策B.行使相权,制度设计源于汉唐
C.有责无权,政治生命决于皇帝D.通过票拟,有效监督制约皇权
2021-10-05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汉武帝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如卫青、霍去病等也参与机要。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A.选拔道德学问优异的人才B.限制丞相权力以强化专制
C.削弱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D.反击匈奴的军事战争需要
2021-09-22更新 | 790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阶段测试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
A.中国人民 侵略 中国 美帝国主义B.合作 改造 农业 生产先进
C.技术 现代化 先进 科学D.开放 稳定 企业改革
2021-07-08更新 | 7535次组卷 | 73卷引用:2020年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659年武后颁布《姓氏录》,完全以官员品级和声望为基础。武后去世后,无论是官方还是私家的族谱编写活动都被重申以大族声望而不以唐朝官阶为基础。这说明当时
A.社会阶层固化严重B.宗法制度根深蒂固
C.武后政治改革失败D.门阀政治影响深远
2021-04-01更新 | 414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文)试题
8 . 热河以北,清初并无汉人,到乾隆四十九年,汉民增加到五十五万人,到道光五年,增加八十八万人,长城沿边已经形成蒙汉杂处的半农半牧区,甚至出现了“开垦地亩较多牧场较少”的新格局。这一变化反映了
A.精耕细作技术传播到边疆B.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C.经济重心呈现北移的趋势D.游牧经济趋于衰亡
2021-02-12更新 | 421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文)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统治在巩固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主管理制度,如普选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公务员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它们有的是出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而制定的,有的是按照“主权在民”的原则制定的,还有的反映了公开、公正、竞争等原则。此外,西方民主政治,按照程序运作,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而又精致的运行机制,包括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监督机制、法治机制等。虽然民众无法对国家权力实现真正控制,但它在训练公民参政议政素质、形成社会政治生活的规范和秩序、提高国家管理的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陈松林《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材料二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抗日敌后根据地实行过较为广泛的民主政治。在农村,村长是由选民直接选举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选民参与率各村平均超过百分之八十,妇女在选举中的表现也十分踊跃。在整个根据地,不只在政治生活中,在其他方面,在经济、教育、文化生活中也充满着民主精神。来自德国的王安娜女士回忆:根据地政府由共产党人、国民党人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组成。在选举中,为了让目不识丁的贫苦农民行使民主权利,根据地还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选举办法——豆选。美国驻华使馆外交宫谢伟思评论:共产党在根据地“以良好的政制来改进农民的经济状况。农民有了民主的自治、政治意识和权利观念。农民们得以从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有了自尊、自信和强烈的团体合作兴趣。普通人民知道了他们是为了这些而战斗。”

——摘编自王建民《根据地的宪政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背景并概括西方民主政治建设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
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2020-11-02更新 | 272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盂县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