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78 道试题
1 . 下面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地方行政区划
秦朝郡一县
汉朝州一郡(国)一县
唐朝道一州一县
宋朝道(路)一府、州、军、监一县
元朝行省一路、府一州一县
明朝省一府一州一县
清朝省一府、直隶州一县、散州
A.一级行政单位变化较小B.州的行政地位不断提升
C.划界原则依据山川形便D.县的行政地位十分稳定
2024-05-11更新 | 12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夏朝以来,就有了庠、序、校和学等教育机关。“学在官府”,只有奴隶主子弟能入学校学习,而劳动人民子弟只能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跟长辈学习一些为人之道和生产劳动的知识与技能。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在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中,其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

——据《中国古代教育史》

材料二:古代儿童启蒙读本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据《中国古代教育研究》

材料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真实写照。这一情况在19世纪60年代因新式学堂的出现有所改观,当时的学校开设有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行军布阵等课程,特别是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更是规定了学校教育中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法制理财、体操等课程的课时,在中学堂180个课时中,读经讲经以45课时居于榜首。

——据《中国近代教育史》

材料四:恢复高考以来高校招生统计图表


(1)据材料一述评孔子的办学思想。
(2)根据材料二归纳有关信息。你对此有何看法?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我国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有着怎样的不同?反映了教育发展的什么趋势?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材料四状况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教育的看法。
3 .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   据《魏书·食货志》记载:“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里说道“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材料三   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根据材料一、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2)依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采取的重要措施及特点;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进步作用。
(3)材料三反映出梭伦改革前怎样的社会状况,梭伦又是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由此可见,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是(     
A.发展经济B.整顿吏治C.增强军备D.重视律令
2024-03-2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材料不能反映北宋(     
A.经济衰退B.政治腐败
C.剥削沉重D.统治危机
2024-03-1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以下对这段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说惠王中的“人”代表奴隶主B.商鞅变法法令在秦国深入人心
C.商鞅威信提高已经威胁到了惠王D.商鞅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旧势力
2024-03-1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商鞅变法、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各自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使民)“一之农,然后也国家可富而民力可专也。”“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

——摘自《商君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观点。结合战国时代背景评价其观点。

材料二   阅读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调整生产关系的侧重点是什么?结合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对这一调整加以评价。

材料三   日本天皇于1879年颁布了《教学大旨》,极力主张在学习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科学技术的同时坚持灌输道德教育,突出强调日本文化教育的宗旨在于根据祖宗的训典,形成忠孝仁义的思想品德。日本在发展近代教育的同时,对国民强制灌输“忠君爱国”等思想,鼓吹和提倡武士道。

——摘自《日本近代教育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近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对日本的影响。
2024-03-1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据《史记·商君列传》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摘自《梭伦改革》

材料二: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据《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等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麦斗之间的为第三等级,称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等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摘自《梭伦改革》

材料四: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当时秦国的平民和雅典的公民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并分析其共同作用。
(3)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两次改革在政治措施和影响方面的主要不同点。
(4)材料四的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据此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商鞅变法后,一夫一妇的小农户在秦国逐渐增多,这主要是因为(     
A.奖励耕织B.奖励军功
C.户籍严密D.分异令
2024-03-0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梭伦改革中,促进了雅典公民群体经济实力壮大的措施是(     
①颁布《解负令》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4-03-0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