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6 道试题
1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随后一系列法律、法令相继出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识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B.完善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保障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 . 有人曾把中美关系概述为: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朝鲜战争的对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B.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C.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D.中美两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编》写道:伯利克里时“公民大会,这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所有公民都是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结合所学,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当时的雅典实行是直接民主制
②公民大会可以保证决策的公正无私
③只有成年男子才享有公民权利
④参加公民大会成员由抽签选举产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方国家在对科举制度进行适应性改造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现代的文官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是“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科举制度后为西方文官制度所借鉴,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可与四大发明相媲美”。
一一美国学者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
“公开的竞争性考试是一种中国制度,而中国并不是一个‘光辉灿烂的国家’。因而这一制度是可怜的!”

——英国1853年蒙蒂格勒议员议会发言


材料二   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造成的政治混乱问题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的。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

——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为什么蒙蒂格勒说这一制度是可怜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指出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本质。
2018-01-03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汉书·严安传》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
A.徭役、兵役繁重B.刑罚十分严酷
C.赋税很沉重D.人民很勤劳
6 . 下图为中国封建时代某种选官制度的选才程序。此图可反映出
A.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
B.九品中正制选才程序具有严谨性
C.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依靠门第
D.士人们普遍关注和追求进士科目
7 .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四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
(2)综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这种制度应该是
A.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B.明代的内阁制
C.元代的中书省制度
D.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9 .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下列关于近代各国代议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法官由议会任命
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员每州2名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内阁须对参议院负责
D.《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10 . 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说明
A.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国家开始关注民生幸福
C.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D.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松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