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9 道试题
1 . 下表为美国“退群”统计表,表格中美国的“退群”举动
“退群”时间国际组织/协定
2017年1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7年6月1日《巴黎协定》
2017年10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年12月《全球性难民和移民协议》
2018年5月8日伊朗核协议
2018年10月3日《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附属之—的关于国际法院管辖的附加议定
2018年10月17日万国邮政联盟.
A.说明美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意味着西方阵营不断分化
C.反映其着眼于创建新的双边体系D.体现其强烈的功利主义外交
2 . 下表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议会改革中有关选举权的内容。该表格反映了英国议会选举权改革的特点是
时间英国议会改革内容
1832年法案城市居民凡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主或年付房租额在10镑以上的房客,农村居民中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都有选举权。
1867年法案取消“衰败选区”,重新分配议席;城镇凡交纳济贫税又拥有住房的人,寄居者房租达到每年10英镑,农村具有年值5英镑的财产或租用年值12英镑的地产的人都有选举权。
1872年法案实行无记名投票,取消议员的财产资格限制。
1884年法案按人口比例重新划分选区,一个选区只选出一名议员。
1918年法案年满30岁妇女拥有选举权。
1928年法案年满21岁妇女拥有选举权。

A.取消性别歧视B.消除地域差异
C.基于经济收入D.普选权扩大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清承明制,沿袭了内阁制度,下表是明清时期内阁职权和阁臣选任方式变化表,表格反应了清朝
朝代内阁职掌阁臣选任方式
明中期明朝内阁有票拟、拟答、顾问咨询、劝谏、会审之职廷推(内阁推举)、特简(皇帝钦点)等
清中期草拟谕旨、办理本章(奏本)、筹办典礼和祭祀、组织修书、收储档籍大学士均由“特简”
A.内阁成员权利扩大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内阁可以参与决策D.皇帝权力高度集中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各民族间不断融合交流,促成了我国多元一体的政治和文化格局。下表反映了古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春秋

随着铁农具普遍使用,交通发达,城市的繁荣,华夏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是出现了“四海之内若一家”“天下定于一”的共同心理。

秦汉

皇朝各种有利于统一的措施,以及秦汉时期所宣扬的大一统思想,各民族联系加强,国家的统一局面发展了。

唐朝

在唐朝前期,政治统一,国力强盛,统治者开明有为,高度的物质文明和发达的精神文化增强了周边各族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格局无论是在空间广度,还是社会深度都超越以往任何一代。唐太宗对周边族群采取的开明亲善政策,使唐出现了“胡、越一家”这种自古未有的和谐局面。

清朝

在清朝统治下,出现了康乾盛世,奠定了作为近代民族国家的版图。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结合表格中的历史信息,用相关史实阐述上述朝代(时期)是如何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
2020-10-21更新 | 331次组卷 | 3卷引用:【新东方】浙江省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学科试题
5 . 契约是双方当事人的合意,也是权利与义务的约定。罗马法中涉及的契约类型及相关内容,如下表所示
类型有名契约无名契约
要式契约要物契约诺成契约
内容要式买卖、现金借贷等消费借货、使用借贷、寄托、质权等买卖、租赁、合伙、委托、永租等物与物的交换、物与劳务的交换、劳务与物的交换等
表格内容反映了罗马(  )
A.社会矛盾日益激化B.公平正义得到法律的保障
C.商品经济比较发达D.经济发展的环境自由开放
2020-11-01更新 | 656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0月考试历史试题
6 . 契约是双方当事人的合意,也是权利与义务的约定。罗马法中涉及的契约类型及相关内容,如下表所示,表格内容反映了罗马
A.社会矛盾日益激化B.公平正义得到法律的保障
C.商品经济比较发达D.经济发展的环境自由开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19世纪初英国选邑(即选区)情况简表,表格中所示的这种现象可表明英国
人口数 选邑
100~200人 40~50个
50~100人 14个
20~50人 20个
10~19人 4个
5人 1个
无人 2个

A.议会改革迫在眉睫B.工业革命发展受阻
C.君主立宪制度完善D.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9 . 阅读下表,为解决表格所示的问题,新中国
1950—1953年粮食需求量和产量统计表(以1950年为基数100)
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
粮食需求量100147228350
粮食产量100117128154

A.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B.鼓励实施公私合营
C.全面推行土地改革
D.快速完成经济恢复
10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变革,下表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梳理,表格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古代中国政治沿革多变无规律可循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秦朝到唐朝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
2018-12-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邹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