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某班同学撰写历史小论文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明代丞相与内阁的权力制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和文艺复兴运动同步的。这种同步的关系就必然会使两者之间产生不可分离的、密切的联系。民族国家形成的实践影响了人文主义者的民族国家观的形成,而他们的民族国家观也必然在民族国家形成的实践中成为具有指导性的结论,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与民族国家形成之间的关系。同时文艺复兴运动促使各国民族语言形成,并通过宗教改革完成了各国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剥离,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可以说文艺复兴运动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

材料二: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欧各国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主权国家理论的发展和国家主权观念的形成。其次,宗教改革运动大大加强了世俗王权,极大地削弱了天主教会的势力,西欧各国都得以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建立起由本国君主控制的民族教会,使西欧各国最终得以形成独立的民族国家。至此,西欧各国完成了民族国家的初步塑造。它们在文艺复兴时期统一了疆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国家的权力开始覆盖全国;基本形成统一的民族市场,民族语言也开始形成,并建立了由国家控制的民族教会,具备了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草焕《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文艺复兴-兼与中国比较》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文艺复兴运动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欧各国产生的影响。
2023-02-0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阳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德意志在官员的任用上长期保持着“恩赐官职”制的传统。1713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制定任用法官必须通过考试的规定。1873年,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颁布《官员法》《资历条例》,标志着德国官僚制的公务员制度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德意志帝国公务员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陆续颁布了《联邦公务员法》《联邦法官法》《联邦公务员工资法》《联邦公务员休假条例》。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统一后,继续执行,并对相关法律条例进行修改完善,从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现代公务员制度。

——摘编自侯京民《德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及其启示》

材料二   1979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中,把考核的对象划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考核时各有侧重,体现了分类管理的思想。技术类干部侧重能,如专业技能、业务熟练程度、科研成果等。党政干部侧重德,考核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政治思想方面。考核干部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把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同时,把考核结果同干部的奖惩和晋升联系起来。“对于未能达到考核标准的干部,要在实践中加强锻炼,限期达到考核标准。经过两次考核达不到标准的,要调离现职,分配其他工作,有的要降职使用”。

——摘编自张东川《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意志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颁布《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的背景及意义。
2022-12-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摘编自 何勤华(西方法学史纲》、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民法制定的背景与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影响民法典编纂的体制因素。
2022-11-1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一边倒”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酝酿形成的。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   中美之所以能够在1969—1972年实现缓和,改变朝鲜战争后一直存在的敌对状态,苏联因素是第一位的。正如毛泽东在1973年2月在会见基辛格时所言: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基辛格也在回忆录中说:“北京和华盛顿正是对苏联力量有一种共同的关切才走到一起的。”即便缓和过程充满了猜忌、犹疑、彷徨甚至是挫折,中美两国最终走到了一起,并在相互交往中扩大互信的基础和互利的领域,不断丰富着中美关系的内涵。毕竟,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历史的大势所趋: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间的差异和隔膜终究不能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两个国家永久地分隔开来。

——摘编自沈志华《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

材料三   以下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及成就。

(一)中国全面参加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二)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

(三)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四)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边倒”方针提出的“复杂的国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方针实施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印证了中国走向世界具有强劲的内部驱动力,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直接影响了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货币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明代中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货币制度的变化,并分析促进明清时期白银成为国际贸易通用结算货币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根据《联合国宪章》有关规定,安理会有权断定“争端或情势之继续存在是否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可以提出必要或合宜之临时办法并“促请当事国遵行”,它还有权“采取必要之空海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宪章》授权联合国大会“讨论本宪章范围内之任何问题或事项”,“得向联合国会员国或安全理事会或兼向两者提出对该问题或事项的建议”。在维护和平与安全领域,大会“得考虑关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之合作之普通原则,并得向……安理会提出对于该项原则之建议”。《联合国宪章》规定秘书长有根据情况权宜行事的活动余地,并可“将其认为可能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之任何事件,提请安全理事会注意”,甚至有权“协助安理会探索合宜之临时办法”。联合国秘书长成为维持和平与安全的决策机制中的积极变量。

——摘编自陈先才《联合国维和机制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联合国维和机制。
2024-01-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中、南宁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联考文综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雅典,除了将军和司库官之外,所有官吏均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同时还规定,除十将军外,所有军政官吏,任期都是一年,不得连选连任。如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五百人议事会,即由30岁以上的全体公民抽签选出;由6000名陪审员组成的公众法庭的选举办法也是抽签。

——摘编自陈德正《古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浅析》

材料二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

——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

材料三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参议会各级议员的选举都实行直接选举。1937年第一次普选时选民参选率就达到了70%。

1942年选举后陕甘宁边区11个县的乡参议员党派统计

县别
党派
延川、安塞、清涧、吴堡、曲子、华池、新宁、新正、赤水、淳耀、同宜耀等11个县
共产党员2456占参议员总数的30.34%
国民党员、无党派人士等5640占参议员总数的69.6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官吏任用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并分别简要说明它们被称为“民主”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9 . 材料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医疗保障制度的立法也迅速开展起来。如198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矿山安全条例》,1986年,又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进入1987年后,立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推出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由国务院发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国务院发布)和《尘肺病防治条例》等,1988至1989年相继出台了《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同时《传染病防治法》已于1989年2月21日颁布。经过各地试点,初步建立了医疗保险“统账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模式,与此同时,关于医疗保障制度的立法有了进一步推进,尤其是在分级诊疗制度方面。

——摘编自何佳馨《新中国医疗保障立法70年》

(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后医疗保障改革实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后医疗保障改革的影响。
2023-11-26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铁一中学2023届高三9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文官制度是古今中外重要的用人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等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旧有的人事任用制度造成了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贪污腐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西方各国在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官考试录用制度。

——摘编自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

材料三 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摘编自俞悦《从英美文官制度看中国“公务员”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近代英美国家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与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相比,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独特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