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嬗变图示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称为“考课”“考绩”。秦朝的《为吏之道》提出“五善”。所谓“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西汉时,上述标准尺度开始有了较大改变。地方官通过“上计”向中央汇报的主要内容已经是“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①。唐代考课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四善”主要指的是德、慎、公、勤;“二十七最”则是针对具体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宋代考课标准依据职官不同而有很多具体规定。如对地方守令有“四善三最”,对监司(监察官员)有“七事”等。

——摘编自李治安、杜家骐《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材料三   中国文官制度的发展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很少受到外来的影响,不仅历史悠久、从未中断,而且沿革清晰、源流可考。中国文官制度的主宰和灵魂是皇帝,同时,文官机构又是支撑皇帝专制主义统治的重要支柱。中国自秦汉时起,便开始制订文官律。唐六典的出现,则是文官法成熟的标志。经过宋元至明清,以会典的形式为主,形成了文官法的独立体系。

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官制度对世界各国文官制度的发展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唐代文官制度中的制授、敕授、旨授和判补等影响了日本的近代文官制度。13世纪末以来,马可·波罗、利玛窦等人也介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其中便包括文官制度,这对于开阔西方人的视野,传播东方的古代文明起了良好的作用。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综论》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字符处填写完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概括划线处史实



概括本段材料主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形成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其意义。
2022-11-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民族交融的特点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加快统一进程,在统一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华夏族逐渐形成
秦汉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之中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融合
魏晋南北朝由于民族迁徙和改革,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杂居,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
隋唐政府实行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各民族间的交融在稳定统一的环境下达到另一个高峰
宋元北方少数民族仿照中原王朝建立政权,并长期与两宋形成对峙局面;蒙古族入主中原王朝。这一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共居,民族融合规模空前
明清明确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将中央对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逐渐确定下来,
对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与巩固起到重要作用
解读表格,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以下是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该表格反映了(     
唐德宗(公元779-805年)唐宪宗(公元805-820年)唐文宗(公元826-840年)唐宣宗(公元846-859年)
门荫入仕者10人4人3人1人
进士入仕者13人17人19人20人
A.科举制度影响社会阶层变动B.宰相执政能力显著提高
C.分散相权适应专制统治需要D.官吏选拔渐趋公平透明
2022-10-20更新 | 477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川师大附属昆明实验学校安宁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局部)的对比,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项目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中国科举制(乡试)
考试内容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A.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B.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D.英国选官制度是对科举制的借鉴发展
2024-03-02更新 | 115次组卷 | 3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光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024-02-21更新 | 80次组卷 | 122卷引用:云南省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2月份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单位:个)。

阶段

数量


地区

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

亚洲

1

13

欧洲

1

14

非洲

14

19

美洲

1

13

大洋洲

5

合计

17

64

据此可知,该时期(       
A.第三世界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B.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显著成就
C.中美建交推动了中国外交发展D.中国的国际活动空间得到拓展
2023-08-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成就。这说明(     

时间

名称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

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共十五大召开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

1997年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反分裂国家法》

A.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B.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
C.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依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年宪法新在(     
1954年宪法目录1982年宪法目录
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国家机构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A.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B.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
C.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D.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2022-11-05更新 | 143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表所示为1947年4月23日~5月1日出席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所属的民族和阶层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这次会议(     
民族来自内蒙古大部分盟旗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汉、满、回、朝鲜等各民族代表393人
阶层包括工人、农民、牧民、知识分子、革命干部和军人,以及部分工商界人士、地方士绅和宗教人士

A.代表具有广泛性和革命性B.使少数民族实现当家作主
C.得到了全国各界大力支持D.汇集了内蒙古人民的意愿
10 . 下表为唐宋时期地税纳税截止时间表。据此可知,这一变化客观上(     

朝代

纳税截止时间

唐代

“夏税”不得过六月

“秋税”不得过十一月

宋代

黄淮地区

“夏税”八月五日

“秋税”十一月十五日

南方地区

“夏税”七月十五日

“秋税”十二月十五日


A.促进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C.促进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减轻了农户的额外负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