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5 道试题
1 . 据统计,在湖南省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     
A.赋税负担沉重B.法律制度严酷
C.强化地方管理D.行政效率提高
2023-12-04更新 | 317次组卷 | 65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3 .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取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B.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C.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023-11-16更新 | 58次组卷 | 3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所谓土断,就是将世族和豪门荫庇和挟藏下的依附民户编入郡县户籍。东晋南朝,实行过几次土断,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桓温主持下的“庚戌土断”(364)。据此可知,土断制度(     
A.推动门阀政治的形成B.强化了政府对基层的控制
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D.缓和了国家与世族的矛盾
2023-11-15更新 | 126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6 .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战争后建立起来B.重新确立了国际关系格局
C.带有大国强权色彩D.没有积极作用
7 . 国家治理是主权国家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是继承中国历代王朝传统而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对边疆地区统治的过程中,建立了适宜边疆各民族习俗特点的管理边疆事务机构,并适时地颁布了相应的法制。清廷中央管理边疆事务的机构理藩院,与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各个施政部门分工明确。

乾嘉之际,《理藩院则例》修订告成,在边疆地区正式立法,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活动,达到国家法制的统一。清廷从边疆民族地区特点出发,实行“众建而分其势”的基本政策思路。一方面分化和削弱边疆民族各部上层权势,同时又刻意加以笼络和抚绥,如朝觐制度、满蒙联姻。乾隆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从俗从宜”,“各安其习”。但在强调边疆地区的特殊性和制定特殊政策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各民族交流、影响边疆民族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如南疆实行的回汉隔离政策、在东三省和蒙古地区实行的封禁政策,迟滞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二   1718世纪,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牢牢掌控着地方,地方政府仅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行使有限的权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将服务项目承包给私人部门,并把一些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变为地方治理的主体。为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害,从前的地方治理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制约及同级各部门之间的分权,现在突出各治理主体间的竞争和协作关系。与传统的公众参与相比,新的参与方式使更多的低收入阶层市民进入地方公共项目的实际管理过程中。西方国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地方治理经验对当前中国地方治理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摘编自王堃《西方地方治理结构变迁的趋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地方治理的发展趋势。
2023-10-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国家及时制定了《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婚姻法》《工会法》《惩治贪污条例》《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通过了《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基本法律。这表明,这一时期(     
A.首要任务是通过立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法规体系
C.突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D.法制建设适应了工业化步伐
2023-10-06更新 | 391次组卷 | 36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代、唐代、宋代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处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幅图片中不同朝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的制度名称,并分析其各自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3-10-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央工委的指示,全面变革解放区“三三制”政权形式。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具体规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一般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这反映出(     
A.中共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一定发展
C.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D.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
2023-09-20更新 | 620次组卷 | 36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