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7 道试题
1 . 自古以来有大量外来的农作物传入中国。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蕃薯、蕃茄、蕃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外来作物命名的变化反映了(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B.天下观念不断改变
C.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来文明,并加以改良,因为文明之间的交流会产生一些新结果……故不同文明间的适当融合往往会产生一种和谐文化,给社会成员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另外,一种文明的成长、发展并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它总是在与各种外来文明的冲突中来调整、改良自身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摘编自陈垣《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3 . 1950年,印度宣布独立时把英语和印地语共同作为官方语言。后来印度国内曾有过废除英语官方地位的意见,但因为印地语在印度国内的接受程度始终不高,如果把英语废除,印度会面临国内真正没有通用语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出印度(     
A.二战后民族意识不断高涨B.族群结构被英殖民者改变
C.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D.构建了西方化的价值体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里程碑,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

材料三   与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的同时,明清时期在其他文化方面却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回答:
(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杰出人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仔细观察材料中的图片,试以造纸术、印刷术说明。
(2)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并作了突出的贡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试以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为例说明。
(3)材料三中提到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时代特征,分析“新发展”的原因?
2024-02-2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全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5 . 两宋著名的词人中,风格相近的是(     
A.柳永和李清照B.苏轼和柳永
C.辛弃疾和柳永D.李清照和苏轼
2024-02-2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全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6 . “诗仙”是对下列哪位诗人的美誉(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柳宗元
2024-02-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全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7 . “会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天竺舞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之散序,用敬述所进曲作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法曲》。”材料反映了唐玄宗统治时期(  )
A.政治制度创新B.文化辉煌灿烂C.民族关系和睦D.文化政策兼容
8 . 明清时期的“三言”“二拍”等小说塑造了许多形象丰富饱满的女性形象,如《《崔待诏生死冤家》》中渴望婚姻自主的球秀秀,《苏小妹三难新郎》中聪慧过人的苏小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追求独立人格的杜十娘。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A.经济发展促成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
B.主流思想变迁推动文学作品世俗化
C.小说逐渐迎合资产阶级的价值取向
D.价值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万历后期至明末,耶稣会士输入中国的西学中科学技术占了大部分,如天文、历算、物理、地理、火器铸造技术、水利、建筑、地图测绘等。传教士介绍的光学知识和望远镜曾震惊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该现象表明(     
A.新航路开辟推动中西物质文化交流B.中国传统古典科技遭受到巨大冲击
C.西学传入有利于开拓中国人的视野D.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因素大大增加
2024-02-21更新 | 1462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天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茶叶成为世界性饮品的过程,也是茶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传播过程。

材料   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英学,是中国文化符号之一。最初茶主要在中国周边地区传播,比如朝鲜、日本。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灵洲、非洲和龙洋洲等地区。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空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咙”。获国签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任炫耀的方式。荷兰许多窑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茶与世界”自拟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消晰,史论结合)
2024-02-15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新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