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亨利二世时期(I154-1189年),皇家法官开始在整个王国巡回断案,并逐渐在全国不同地区使用相似的原则来审判相似的案件,于是使出现了法官制定的法律,这在整个英格兰都很普遍,并最终成为皇家法院的正式制度。这种法律制度图中信息可以说明(     
A.突出了宪法的核心地位B.强调了立法机构的作用
C.弱化了国王的权威地位D.体现了部落习惯法特征
2 . 1758年和1800年,英国分别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开设了用英语讲授的英国法课程(在此之前,只讲授罗马法);大革命胜利后,法国各大法典都在大学中开课讲授;德国也出现了海德堡大学民法教授蒂鲍特这样的法学家。这种大学法学院教育(     
A.促进了欧洲法学近代化形成B.适应了市民阶级的法权要求
C.奠定了法治国家的理论基础D.产生了系统发达的注释法派
2024-05-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人心目中、“礼”是“准则法”,是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或灵魂,法律应该符合道德。法律与道德在运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问题,主要是指当法律和道德发生冲突时的取舍问题:是严守法律而违逆道德,还是严依道德而修正法律?自汉唐始便以法律的让步来解决,屈法律而全道德,使体现宗法伦理关系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法律规范同时要执行道德的职能,法律公然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坏了自己的尊严而开方便之门。

——摘编自许世英等《中国古代法制中的法律与道德》

材料二   西方国家的开庭富有浓厚的宗教仪式的色彩。法官高居法庭正中,身着黑色法官袍,头戴披肩的假发,宛如教堂壁画里传教布道的上帝。法庭的布置、严格的出场顺序、尊敬的辞令、手按《圣经》念出发自肺腑的誓言,这些像宗教仪式一样被戏剧化了的法律的各种仪式会唤起人们对法律的忠诚本质。在西方法律制度中,正如在西方宗教制度中一样,衍续的历史意识相对较强,以致剧变也被有意识地解释成为保存和贯彻传自过去的观念、原则所必须的。法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是已经被权威者载入成文法的各项条款,或是前任法官在类似的情况下所作的判决,以及其他的权威渊源。《摩西十诚》中的要尊敬父母,禁止杀人、通奸、偷窈、作伪证和欺诈等戒条成为建立各个法律部门的基础。这是法律的宗教性的重要体现。

——摘编自张冉《试论宗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并简要评析这种法制理论和实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伦理对西方法律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2024-05-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民法典》是第一部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民法典,代表的是自由资本主义,自1804年颁布实施以来,距今已逾两百年发展历史,是当今世界上施行时间最长的一部民法典,开创了近代民法历史;《德国民法典》则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时代产物,自190011日开始施行以来,距今也超过了一百年的发展历史。两国民法典作为大陆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明的体现着大陆法系的立法特点和主要原则。

——摘编自杨昕燃《德国民法典与法国民法典比较》

材料二   1902年,清廷下令修订现行律例,要求按照(与列强)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此后七八年间,颁行了《公司律》《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编成了《刑事诉讼律草案》和《民事诉讼律草案》等。1906年,清廷改革官制,仿西方三权分立之意,明确大理院专掌审判1907年,命在京师和各省设高等审判厅,在省会及商埠等地分设地方审判厅和初等审判厅,于各审判厅内增设相应的检察机构。清政府力图在形式上模仿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司法组织,名曰司法独立,实际上审判大权仍操之于皇帝和地方大员手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民法典与法国民法典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清末司法改革的背景并用近代化视角分析其影响。
2024-05-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国民法典》在全面系统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同时,做到了文风简略、通俗易懂。它既是法国妇孺皆知、皆懂的法律,也是法学家竞相研读的制度,而且还因为其文字优美,又是文学家鉴赏的文本。它没有总则部分,没有过多的抽象的法律概念;很少有弹性条款,法官裁量的余地不大。这体现了《法国民法典》的突出特点是(     
A.稳定性和适应性B.妥协性和综合性C.短暂性和现实性D.实效性和实用性
6 . 中世纪英格兰各地的法律和司法制度存在很大不同,地方法庭、教会法庭各行其是。11世纪后期,英王指派官员担任法官,组成巡回法庭审理各种刑事和民事案件,召集郡守、地方贵族、各百户区陪审团、各村庄代表以及相关案件当事人、证人等参加。这一做法的直接影响是(     
A.促进了民法系形成B.推动了普通法形成
C.近代民族国家形成D.天主教会权威动摇
2024-05-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第三次学业质量抽调考试历史试题
7 . 《罗马法制史》写道:“罗马法得到了新生,并且第二次把世界联系起来。西欧的所有立法活动的发展,甚至那些现代的立法活动,都一直受到罗马法的影响……罗马立法的最有价值的内容被成段成章地引入当代法典中,并以这些当代法典的名义在发挥着作用。”这反映了(     
A.古代罗马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B.西欧国家沿用罗马法基本内容
C.罗马法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D.西欧国家立法水平远低于罗马
2024-05-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中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查士丁尼法赋予妻子享有绝对的嫁资请求权,并具备优先于债权的效力。此时的嫁资实际上是一直用益权性质,丈夫只享有对嫁资的用益权,在婚姻关系解除之后,丈夫应该将嫁资退还给妻子,妻子最终享有嫁资的所有权。罗马法的这一规定(     
A.强化了司法实施成效B.呈现了形式主义特征
C.维护了罗马公共利益D.贯彻了公平正义理念
9 . 有学者指出,直到11世纪末,在意大利偶然发现的《国(民)法大全》的真本,才把沉寂已久的罗马法再次捧上了历史舞台。……当时意大利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罗马法的内容远比当时日耳曼国家的习惯法和封建地方法更适合作为现成准则,而且罗马法中体现的理性、平等观念也是十分必要的。这说明罗马法(     
A.保障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蕴含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因素
C.推动了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D.促使了启蒙运动的蓬勃开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近代初期,英国家训作家多对子女尊重父母的义务加以倡扬,认为理想的年轻人是那些尊重、顺从父母且倾听、在意父母忠告的孩子。在他们看来,只有当年轻人尊重家中的权威时,他们才会将这种尊重推广至社会地位更高的人身上。上述家训理念(     
A.强调家庭应是社会教化的主体B.意在提高市民基本道德素质
C.适应当时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D.代表了社会下层民众的诉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