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02年,川督岑春煊以“兴学尤为急切”设立川省学务处,1903年,新任川督锡良通饬各府厅县赶办学堂,如有“顽泄固执之辈,虽朝夕督责,犹多漫不经心;今再宽以岁月,必付坐忘;迨开学届期,依然如故……无论官绅,定予严惩,断不宽贷”。这反映了当时(       
A.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B.内地偏隅思想保守落后
C.四川积极响应清政府改革D.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5-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1905年,清政府学部成立后,对审定图书作出了不少规定,大量审定了各地呈交的教科书并写下评语。审定教科书的具体职能由学务大臣执行,故这一时期出版的教科书,往往在扉页上标明“学务大臣审定”字样。清政府的这些举动旨在(     
A.提高教科书编写质量B.强化意识形态的控制
C.削弱地方实力派势力D.打击资产阶级革命派
2024-05-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05年,袁世凯等人上奏:设立学堂“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们“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也。”该奏折被照准(     
A.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开展B.有利于北洋军阀的统治
C.维护了清政府的长治久安D.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2024-05-1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4 . 如表是古代一场重要改革的主要措施,与此次改革无关的是(     
提出“三不足”思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措施青苗法——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官府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增加财政收入
保甲法——官府希望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
A.调控经济并开辟财源B.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
C.“庆历新政”的失败D.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2024-05-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风俗习惯是一文化现象,它有着很深刻的背景和渊源,风俗习惯的演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有许多涉及到了社会风俗的改变。下列现象能反映孝文帝改革中生活习俗改进内容的是 (     
①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②中原地区广泛流行吃烧烤
③洛阳商业发达,成为贸易中心       
④中原地区农田大量得到开发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2024-03-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由此可见,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是(     
A.发展经济B.整顿吏治C.增强军备D.重视律令
2024-03-2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北宋在元丰改制(1080—1082年)后,规定由户部总领全国财政,分左、右曹,左曹统领转运司、州、县的“经赋”系统。王安石变法(1069—1085年),在设立朝廷财政的同时,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司农寺一提举常平司一各州常平管勾官一各县常平给纳官管理系统,朝廷财政“付司农寺系帐,三司不问出入”。这些举措(       
A.扩大了政府税收的来源B.导致了官僚队伍的膨胀
C.有利了减少决策的失误D.保障了国家财赋的征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即癸卯学制。癸卯学制对学校体系、课程设置、管理通则等做了具体规定,直接把“尚武”与“忠君”“尊孔”“尚公”等内容定为教育宗旨。清政府这一举措(     
A.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B.有利于培养更多的西式人才
C.以巩固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D.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2024-02-27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魏晋南北朝是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大迁徙、大交融的历史时期。(魏主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此时的北魏(       
①注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   ②通过追溯先祖明确王朝正统
③改汉姓着汉服学习典章制度   ④结束了政权长期并存的局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2-2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近代较早提出中国各民族一体融合的“大民族”观点的是梁启超。1903年他提出,“合汉、合满,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后来他用“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作为有史以来中国各民族的总称。这说明梁启超意在(     
A.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摆脱民族危机,走上强国之路
B.团结各族人民,巩固共和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
C.宣传民族历史,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共同反侵略
D.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2024-02-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