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疆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聚居区,各族人民群众长期处于黑暗的封建统治之下。1941年7月,毛泽民调任新疆民政厅代理厅长,他的第一个措施是彻底革除“农官乡约”这个捆绑在人民群众身上的封建制度枷锁。毛泽民参照陕甘宁解放区实施的民主选举办法,结合新疆实际情况和特点,亲自起草拟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村制组织章程》,由区、村代表会议来选举区、村长,在市镇由居民直接选举街长。毛泽民还亲自草拟了《各区、县救济院整顿大纲》和《救济院平民管理及办事细则》,在他的整顿下,全疆设立了17所救济院,收留鳏寡孤独的无家可归者三四千人。1941年9月,毛泽民当选积谷备荒分社委员长,亲自带队下到田间地头,给农民讲解把自己余粮捐给积谷备荒分社的道理,号召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大大激发了农民上交余粮的积极主动性。他在多次视察新疆的医院、药房等实际情况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扩建新疆医院和诊所,改建及完善医疗卫生制度,改建病房条件,添置医疗设备,培训专业人才,加强行政管理和卫生防疫等方面工作。毛泽民同志在就任期间,拖着病体,勤恳工作,置自己安危于不顾,开创了新疆民政工作的新局面。

——摘编自马琴琴《毛泽民主管新疆民政时期的措施及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民改革新疆民政工作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民改革新疆民政工作的意义。
2022-05-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终极猜题卷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为造应军队工作重点转移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人民解放军进行三次体制改革、精简整编。全军总员额由603万压缩到305万,大军区由11个调整合并为7个。20世纪90年代根据国际战略格局和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军事战略方针的基点定位于打赢可能发生的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军队体制结构进行优化,专业技术兵种部队比例有所上升,全军总员额减少到250万人。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央军委提出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全军总员额进一步下降为200万人,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优化规模结构等方面改革取得重要成果。

——摘编自丁伟魏旭王巧伟《新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司制度历史悠久,土司虽然接受中央王朝册封的官爵名号,但实际上属于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明清两朝,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大小土司拥兵自重,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改土归流”因此被统治者提上议程。改土归流始于明初,大规模推行于清雍正、乾隆年间,完成于清末。明成祖在平定贵州土司叛乱后,在黔地设立贵州承宣布政司,将原属四川的遵义府和乌撒府划归贵州,原属湖南的六卫及原属广西的红水河以北之地亦划归贵州,建立行省。永乐十八年(1420),政府强制土司弟子入学接受儒家教有,教授四书五经,发展土司儒学。雍正时期,政府废除了“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禁令,大量汉民进入湖广地区,与当地的土民、苗民进行商业、农业互通;同时通过大规模的西南移民政策,将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儒释道文化带入黔东南,从而促进了贵州及西南地区的发展。

——摘编自王勇《试论土司制度的衰落及其原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时期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对西南地区治理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宋的粮食仓储包括正仓、义仓、常平仓和社仓四种。正仓亦称官仓和省仓。正仓一般设在京城、各重要转输地点和边境驻军地区。正仓积谷数量很大,北宋京城正仓年积谷最多时达700万石。宋太祖乾德元年(963),令各州县开始设置义仓,直至1094年,中间历经五次设置和废止,此后未再废止,南宋时则一直存在。常平仓的设置比较广泛且经营规模甚大。1006年,在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等路皆立常平仓;1020年,荆湖、川陕、广南各路皆置常平仓。1021年,各路总籴数183万余斛。为了赡养州县郭内老幼贫疾不能自存者,仁宗嘉祐二年(1057),诏天下置广惠仓。原来没人绝户田皆由官府出售,后来枢密使韩琦建议,请留勿卖,募人耕种,收租谷另置仓储存,用以救济经常性的老幼残疾贫苦无依者。社仓多由民间劝输并由民间管理,接受地方官吏的监督协助。义仓多为官办,随同王赋输纳,不由劝捐。由于人口剧增,且大量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部门流失等原因,粮食在局部地区经常出现危机。例如北宋仁宗时朝廷每年要从江南等地买米200万石。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粮仓设置的特点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政府重视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2022-04-26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51994年,科技体制改革进入调整和创新阶段。国家先后出台了《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等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和激励技术交易的法规。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科学技术进步法》,其中规定了科技事业的基本方针,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科学技术经费的投入占比,建立高新区并实行优惠政策、发展技术市场,这从根本上明确了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为中国科技法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科技管理机制的改革释放了全国各类科研院所的科研动力,科技拨款制度的改革刺激了科技创造的源动力,科技人员管理改革激发了研发主体的创造力。此外,科技服务业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并在全国扩张,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摘编自姜江《新中国成立70年科技服务业与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5-1994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5-1994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宋中期,“三冗”“两积”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在仁宗皇帝的急切催促下,范仲淹等人拟定的改革方案很快颁布施行,即庆历新政。范仲淹等人在改革中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等十项措施,前五项措施主要是针对建设一支高效廉洁的官僚队伍,从教育培养到科举选拔,从考核升迁到整治贪腐,从推荐有才能的人到平均公田养廉,后三条重点是促进农业生产,颁布一套考核官员、奖励农民的配套制度。关于精贡举这一项,范仲淹提出地方一级考试,不用把考生的姓名密封起来,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方便考官知道考生是谁,从而对他以往的履历、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范仲淹决定要减少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解决官多为患的问题。庆历新政历时一年多,政令接二连三的颁布,大大超出了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范仲淹改革的关键点是靠人治来推行,想靠几位贤明的君主,仁人志士来革除社会弊病。庆历五年初,范仲淹等人被相继排挤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

——摘编自王娜《关于庆历新政失败原因再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庆历新政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解放区的教育接管工作,先以中心小学为重点,改造学校行政,调整行政干部,新配备的校长、教导主任绝大多数从北京各校有威望的教职员中选拔,老解放区的干部只占极小部分。新解放区小学教育启发学生自觉自治,废除了过去法西斯化的管理制度。课程设置方面,取消了党义等反动课程,高小增加了政治常识。加强了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开展了好儿童运动,提出爱国家、爱人民、好劳动、好学习、尊师长、守纪律等口号。师资方面,撤换了个别反动教员,安排一般教员继续工作,并通过个别谈话、暑期学习会等形式对大多数教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启蒙,还安排老区教员以谦虚、谨慎、诚恳、朴素、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去影响新区教师。此外,还通过增加免费学额、举办识字班等措施来吸收和照顾贫苦家庭子女入学,如冀中十专区,经过整顿和改造,入学儿童已达二十万

——摘编自中央档案馆编《共和国雏形——华北人民政府》


(1)根据材料,概括华北人民政府对新解放区小学教育改造工作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华北人民政府对新解放区小学教育改造工作的影响。
2022-04-08更新 | 24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材料   明代江南田赋繁重,农民大批逃亡,赋税拖欠。明宣宗派周忱以江南巡抚身份调查处理税粮积欠问题。当时江南田粮运送北京,有军运,有民运。“军船给之官,民则僦(租赁)舟,加以杂耗,率三石致一石,往复经年,失农业。”他与漕运总督陈碹议定,改由民运至淮安或瓜州交兑,再则漕军接运至通州。运输要加耗,“豪有力者只供正额,而一切转输诸费,其耗几与正额等,乃独责之贫民。”对此,他创“平米法”,不分大户、小户,均按正米及耗米合计。后来,他对原来税重的地方征收金花银,田赋实物税粮改折为白银,对纳税者免除了运输等盘费与麻烦。他还推行了一系列其他辅助措施。在他去职后,江南人民怀念他的政绩,给他建造生祠,他的改革还为明朝中后期赋役改革提供了借鉴。

——摘编自周志斌《明代周忱苏松赋役改革述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忱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忱改革的意义。
2022-04-08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必刷卷04-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甲午战后,湖南人因甲午惨败,创痛剧深,变保守为激进,出现了官绅一体共谋维新的新气象,湖南一跃而成为了全国最富有朝气的省份之一。湖南保卫局是黄遵宪仿照日本与欧美的警察制度,结合中国传统城市管理特色提议建立起来的,目的是为湖南的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治安环境。其部分章程如下

章程一“此局名为保卫局,实为官绅商合办之局”;“判断讼狱、缉捕盗贼、安置犯人之事,皆官主之”;“局中支发银钱、清理街道、雇募丁役之事,皆绅商主之”。
章程二“在官权上加进绅权,并将主体移至绅权”。
章程三“系本局应理公事,即送分局办理,其户婚、田土争讼之事,本局不得过问”。
章程四“凡行路之人遇有疾病,即应救护,若醉人、疯癫人迷失道路即送归其家,若残疾人、老、幼、妇女、远方过客均加意保护”;“凡议事均以人数之多寡定事之从违,议定必须遵行”;“绅议官办”。
章程五“所用各员均由会办官选举,由总办定用;所用各绅由会办绅选举,由总办定用。”;“保卫局只有行事之责,并无立例之权”。

——摘编自许顺富《湖南保卫局与近代长沙城市管理制度的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湖南保卫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背景。
2022-03-16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必刷卷05-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师范学堂课程,分为九科:经学、文学、教育学、史学、地学、算学、格致学、农学、体操,学制为三年。小学堂学制为四年,课程设置为经学、文学、史学、地学、算学、格致学、农学、体操。”袁世凯在直隶各属中学堂还拟定了暂行章程,中学堂课程有中、西学两项。中学课程四科: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西学课程七科:英文、算学、地学、外国史、格致学、外国浅近政治学和体操。对普及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派查学员以纠其失”;在所辖州县划分学区,宣讲国民教育,“立劝学所以作其气”;在乡村及偏僻之地“立宣讲所、闻报所以破其蒙”;并积极要求制定癸卯学制所缺的女学章程。袁世凯不仅选送候补官员前往日本游历,而且饬令各属公派品端学粹士绅赴日本考察学务,规定前者在日本时间为3个月,期满回国,须交上日记,以观心得;后者考察期为4个月,除参观考察外,还要选修有关教育课程,这些官绅回国后基本上被安排在教育领域任职。

——摘编自牛秋实《袁世凯与近代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世凯教育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袁世凯教育改革的意义。
2022-03-16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