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禁兵把持于内,藩镇偃蹇(骄横)于外,唐朝的政局,终已不可收拾,遂分裂而为五代十国。”北宋初,宋太祖大力整顿兵制,加强中央兵权。宋朝兵之种类有四:曰禁军,是为中央军;曰厢军,是为地方兵;曰乡兵,系民兵,仅保卫本地方;曰番兵,则系异族团结为兵。“太祖将厢军之强者,悉升为禁军,其留为厢军者,不甚教阅,仅堪给役而已”,所以军队的重心,实在禁军。与之前府兵制相反,宋朝兵民分业,士兵全部招募,平民出饷以养兵,募兵专务训练战争之事。宋初,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殿前司分立,合称“三衙”,三衙分掌禁军,兼领厢军,“天下兵柄尽在焉”。但是,三衙却只管统制训练,不及其他;武官选授和军队的调发则由枢密院掌管;军队出征时又往往不用三衙将帅,而临时任命其他官员为统帅,事定以后,兵归三衙,将还本职。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兵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兵制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价格改革于1979年正式启动。1979年夏收以后,中国政府大幅度的提高了粮食、油脂油料、棉花、生猪、菜牛、菜羊、鲜蛋、水产品、甜菜、甘蔗、苎麻、黄牛皮、桑蚕茧、毛竹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收购牌价平均提高22.1%。其中,粮食和油料超购加价的幅度由30%扩大到50%,对棉花超购部分也开始实行30%的加价。这样,18种主要农产品收购价包括粮、油、棉超购价部分在内,平均提价25.7%。之后,又陆续提高了烟叶等经济作物的收购价格。由于粮食统购和超购价格的提高,仅1979年全国农民大约增加收入40亿元,平均每人增加收入约5元。1979—1981年的3年间,农副产品价格共提高38.5%,加上扩大议价范围,农民由此增收204亿元。

——摘编自刘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启价格改革的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初期价格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初期价格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公元前180年,临朝称制的吕后去世。大臣们认为代王刘恒仁孝宽厚,迎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以秦亡为鉴,深知百姓生活之乐苦对政权安定的意义,对下层社会多有体恤,因此他在位期间,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下诏以农为本,反对弃本事末,还决定减免当年半数的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三十税一成为汉代的定制。文帝还下诏“务省徭费以便民”,把民众的徭役负担减少到每3年服役一次,文帝时的赋役仅为汉初三分之一。这些措施对汉初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改革赋役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文帝赋役制度改革。
4 . 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世界各国海上竞逐异常激烈,海上权益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从甲午战败到清朝灭亡的十多年间,重建海军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息过。1910年12月,宣统帝发布上谕指出所有筹办海军处著改为海军部,设立海军大臣一员,副大臣一员,至应设之海军司令部事宜,著暂归海军部兼办。此外,恢复军舰也是清末海军重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晚清海军舰只的主要来源是从国外购买和国内自造,在清末海军重建中舰只的恢复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在清末海军重建中,日本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素,筹办大臣载洵率团赴日本考察时,还发现了新大陆——海军陆战队。这是用于执行登陆作战,保卫沿岸海军基地(港口等)任务的特殊兵种部队。不久山东烟台就有了中国第一支海军警卫队。另外,清政府也非常重视海军人才的培养,在对旧有海军学堂恢复招生的同时,也兴办起断的海军学校。但从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海军建设取得的成果较为有限,与甲午战前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摘编自李娇娇《甲午战后中国海军重建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海军重建的背景并概括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海军重建进行简要评价。
2020-09-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9月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朝政府深切关心丝路路政建设。近年来吐鲁番出土文书,对此多有揭示,唐政府在丝路沿线设置驿馆,配置驿马、驿丁,以供往来官员食宿之需要。丝路沿线,唐朝政府设军置守,从戍、烽、铺到守捉、军、镇,组织严密。为纠察奸宄,唐朝政府对“丝路”上来去行人颁给“过所”。行人通过关戍、守捉,必须勘验过所,这是汉代以来就实行并取得效果的一项制度。既表现了唐朝政府对人民的严密控制,也说明在丝绸之路上只要有“过所”在身,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据出土文书,唐代在西州设有“长行坊”。这是一种官办运输机构,运输工具有牛车、长运马、长运驴等,又称“长行转运史”。为供应丝路沿线所需给养,自汉代以来,一项成功的政策就是实行屯田。唐代屯田同样取得巨大效果。伊州、高昌、安西等处,都是当年重要的屯田基地。反映屯田状况的吐鲁番出土文书数量颇多,很明显,没有屯田作后盾维持丝路行政管理机构,确保沿线驻军、驿馆开支,满足使节、商旅需求等,都是很困难的。

——摘编自王炳华《大唐丝路国之重器》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材料   北周中央实行六官制,分工不清、效率低下;地方郡县设置过繁,“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隋朝取代北周以后,各地的士族集团控制着很多部曲、奴碑、荫户,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开 皇年间,隋文帝设五省六曹,五省为内史省(掌机要诏书)、门下省(掌审查封驳)、尚书省(总 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等六曹事)、秘书省(掌书籍历法)和内侍省(掌宫室内廷);“罢天下诸郡”,“存要去闲、并大去小”,并禁止地方官就地录用僚佐;废除九品官人法,“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官员“皆吏部除授”,每年考核,以决定奖惩、升降。隋朝的许多制度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

 ——摘编自《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材料:1866年,英国保守党一上台,就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局面,农业歉收引起物价上涨,激起了下层民众的愤怒。在改革同盟的号召下,X——J~们在海德公园聚集,强烈要求进行议会改革扩大选举权,工人阶级与激进主义分子开始结盟,议会改革迫在眉睫。1867年,迪斯雷利(英国首相)决定将第二次议会改革进行到底。议会法案最终于7月15日通过,由议会上院和女王批准生效。此款法令共有61款,主要内容规定:所有的男性房主和每年支付10英镑租金以上的男性房客,以及在郡县那些每年支付12英镑租金以上的男性都将拥有选举权。选区的调整:取消四个城市选区的议席,原来三十八个城市选区议席由两个议席减为一个议席;伯明翰、利物浦、利兹和曼彻斯特各设三个议席(但选民只能投两票)。

——摘编自曹萍《迪斯雷利与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及其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材料  英国近代的土地法改革始于19世纪30年代。1832年议会改革以后,一系列土地法案在议会的建议下逐一生效,强调土地的自由转让性和简化土地转让形式成为改革的主要内容。1864年颁布的《土地改良法》将土地租金负担周期延长到25年。1876年议会通过《公共用地法》将圈占乡村绿地的行为作为“妨害行为”。1882年的《限定继承土地法》赋予终身地产权人充分的经营管理和处分土地的权利,被称为19世纪“最伟大的不动产法”。1925年土地法改革规定所有类型的土地保有制一律转化为自由保有制,所有习惯法上的土地转让形式一并废除。这标志了英国传统以贵族为主的乡村社会瓦解。

——摘编自高涛《19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土地法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英国土地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土地法改革对英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020-09-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宪宗元和l0年(公元815年)6月,柳宗元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吏。他一到任即发布政令,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奴婢的人,都可以按时间算工钱,抵完债即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此举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并在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饮水问题,柳州荒地很多,柳宗元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仅大云寺一处开垦的荒地、就种竹三万竿,种菜百畦。他还重视植树造林,并多次亲自参加了植树活动。

——摘编自马国军等<柳宗元在柳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柳宗元在柳州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分析柳宗元在柳州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材料整个19世纪,英国牛奶业因掺假而对牛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875年,英国政府实施《食品与药品销售法》后,19世纪中期,伦敦当局颁布《奶牛农场、牛舍和牛奶商店(监管条例)》,将“城内的26处牛舍,连同266头病牛及其粪便清理到城外”,要求当地奶农改善牛奶生产的卫生条件。1901年,农业委员会颁布《牛奶销售条例》,制定了严格的牛奶质量标准,规定牛奶至少应含有3%的脂肪和8. 5%的非脂乳固体物质,利物浦市还在城内建立了多个巴氏杀菌奶供给中心,并在火车站采集和检测牛奶样品。至1914年,英国绝大多数城市已经对牛奶进行严格管控;牛奶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摘编自魏秀春《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牛奶安全监管的历史困境与政策分析》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牛奶安全管理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牛奶安全管理改革的影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