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漕运改革首推刘晏。“安史之乱”使中国北部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藩镇趁乱拒向朝廷缴纳贡赋;而朝廷长期仰赖的东南之地,虽未经战火摧残,却因运河年久失修、战争破坏而难以通运。刘晏受命于唐王朝严重危机之时,组织兵丁,发动民工,疏浚淤塞河道,改善运输工具;实行雇佣法,“以盐利雇佣,分吏督之”,用官府在江淮专卖食盐所获利润雇佣民工运输。并在唐玄宗年间裴耀卿转搬法的基础上,由直达改为分段联运;实行“教漕卒”,训练能适应各种水势和驾驶各种船只的船工水手;创立漕运奖励制度,“十运无失,授优劳,官其人”。

——摘编自吴琦《中国历代漕运改革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漕运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晏漕运改革的历史影响。
2 . 下列改革措施中,从法律上明确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的是
A.管仲的“相地而衰征”B.鲁国的“初税亩”
C.秦国的商鞅变法D.晋国的税制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年在位)与肥义谋胡服骑射。国人皆不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曰:臣闻中国者,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穿)远方之服,臣愿王熟图之也!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根据材料一,归纳赵武灵王颁布胡服令的目的及其关于服饰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42年,陕甘宁边区规定:公荒,由政府分配给抗属、难民、贫农开垦,并归其所有,在一定期限内,免除或减少其税收。有的地方“仍旧保存着个人的土地、耕畜、生产工具和各种财产的私有权,但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却把他们的人力、畜力以至生产工具几家合作起来进行集体劳动”。这些举措
A.废除了封建性剥削B.践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D.解决了边区的抗日物资需求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8年日本政府正式实行了新的《户籍法修正法》,这也是日本现行的户籍法律制度。“它对户籍薄的管理、登记内容和登记方法、户籍修订以及户籍管理的特例说明等做出了详尽规定”。日本的户籍薄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编制,采取“家庭卡片式”和“依人编制式”相结合的方式登记。各项登记内容的填报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从而很好地起到了登记身份和民事公证的作用。住民票是日本公民最常用的户籍文本,它是完全随着住址移动的,实现了“户籍随人走”,为人口迁彼带来了便利。公民日常地址的确认、人口迁徙、纳税、选举注册登记和领取社会保险等事务都使用住民票办理。日本政府允许人口在地域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但对办理户口迁徙需要做一些相关的手续和登记。这种登记并不是向政府提出申请,也不需要政府批准,只是对公民去向、居住地改变的一个记录。

——摘编自柳叶《外国户籍法律制度》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户籍制度的功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户籍制度实施的特点。
2020-11-1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域东部为高昌政权,控制着交通要道,成为唐朝统一西域的障碍。贞观十四年,唐朝统一高昌。唐太宗先后设置了伊州(治今新疆哈密)、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州之下置有县、乡,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以及严格的户籍制度,官府计口授田,民众缴纳赋税,承担徭役。唐朝政府鼓励从内地移民,移民方式主要有军屯、民屯、驻地官员等。随着移民的迁入,内地先进的耕作技术及手工业制造传播到西域。高昌故地,语言几近中原,唐设三州后,置州、县学,以儒学教育为主。经过经营,西域从汉代以来的单纯军事防御地区变为社会相对稳定的地区,成为大唐文明沿丝绸之路向更远地区自然延伸的中继站。

     ——据《唐代西域屯田述略》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经营西域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经营西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战国时期登记户口的木牍户版仅放在乡一级。秦时期,材质较为轻便的简册户籍取代了户版,乡制作的户籍副本呈报至县,以适应国家强化统治的需要。魏晋之际,户籍开始以纸质代替简册,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户部进行查勘核实。这一系列户籍制度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统治集团因应技术进步,强化中央集权所做的不懈努力。秦汉时期,乡级机构编造并掌握了包括户籍在内的一系列基础帐薄,因此就具有了征发赋役、管控民众的基本行政职能。魏晋之际纸筒更替后,这些基础帐簿的编造权逐渐收归到县,帝国的基层统治重心亦随之由乡司上移县廷,中国古代基层统治方式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由此架构了此后1500多年的基本格局。

——摘编自张荣强《中国古代书写载体与户籍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秦、魏晋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魏晋时期户籍改革的历史意义。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的建立,某些原有的国内涉外法规,为条约规定所取代,《大清律例》不得不进行相应修改。例如鸦片战争后,美、法通过条约为其在华侨民取得在通商口岸的习教权,同治九年清朝删除 《律例》 中天主教治罪条例,规定奉教之人礼拜诵经等事“概听其便,皆免查禁”。经过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的创巨痛深,清政府由被动走向主动,开始借鉴和吸收西方法律,改变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制架构,逐步建立诸法并重、诸法分立的近代法律体系。例如,区分实体法和程序法,制订刑法、民法暨诉讼法,以及其他部门法,与世界法律相衔接。但“中外通行”方针侧重于“外”,如1907年开始起草的 《大清民律草案》,强调“采用各国新制”,没有很好地容纳本国民事习惯,当时便遭到猛烈抨击。民国初年,最终成为废案。

——摘编自李育民《中外条约关系与晚清法律的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法律改革进评述。
2020-10-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2021届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为此必须杂种五谷……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多种蔬菜瓜果,栽树种桑,扩大副业生产。李悝还实行平籴法,目的在于防止粮价太贵太贱,因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他主张采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手段,“使民适足,价平而至”。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评价李悝变法。
2020-10-2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民国时期的税收史是税制体系从传统向现代演变的重要时期。可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912年至1927年的北洋军阀时期。……先后试行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改革盐税、整顿厘金、整理矿税、推行印花税、整合烟酒税等努力,到1925年,逐步建立起以关税、盐税、货物税、田赋为四大税种的税制结构。二是1927年至1937年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取得关税自主、财政统一的基础上,以关税、盐税为主体的国家税和以田赋、契税为主体的地方税初具雏形,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统税(货物税系)和所得税(直接税系)的税收架构,为流转税与所得税双主体结构税制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1937年至1945年的重庆国民政府时期。把地方税系划入中央,形成了融关税、盐税、货物税、直接税、土地税、地方自治税收等相对独立的税收系统。……四是1945年至1949年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开征特种营业税,并从立法的角度将关税、土地税、地方税等整合为一套完整的税制框架。

——摘编自《民国时期税收探析》

(1)据材料概括民国税收改革措施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税收改革的影响。

2020-10-26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大学区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