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09 道试题
2024·江西宜春·二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久,(马克思)又为党底(的)机关新闻《新莱因新闻》底(的)主笔。这《新莱因新闻》是旧《莱因新闻》底(的)再生……以大胆勇壮的笔墨猛烈地攻击德意志政府,并无忌惮地辩护六月一日的巴里(黎)暴动,痛骂国民会议……是年秋……宣布戒严,禁止《新莱因新闻》底(的)发行,但他还是继续按日发行,毫无畏惧……马克思在审判时的辩论,简洁、明了,力说其在法理上决不能成立反逆罪……于是普鲁西(士)就命令他退出国境,禁止了《新莱因新闻》。

——摘编自李汉俊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唯物史观的讲义(1922年)

材料二   《新莱茵报》是在1848年欧洲大革命的战火中诞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莱茵普鲁士的科伦创办了这张大型日报……1849519日发行的最后一号《新莱茵报》是用红色油墨印刷的……红色的最后一号《新莱茵报》像一面鲜艳的红旗,永远飘扬在无产阶级心中。

——摘编自《马恩列斯研究资料汇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找出材料一中一处史实表述上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4 核心素养专练50题-【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地母节是雅典已婚妇女参加的主要节日,它的主要目的是祈求丰产。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关注该节日对妇女意识和观念层面的影响,强调妇女在地母节中获得了从前男性独享的政治权利。这表明(     
A.历史事实一直处于不断变动之中B.研究视角的拓展丰富了历史认识
C.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客观历史事实D.时代主题的转换影响了历史解释
7日内更新 | 22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孙中山所表达的种种理想不无认识上的偏颇,如他发展海洋实业的思想仍受到当时西方海权论的影响,对海洋经济的认识多集中在港口、航运、造船等很狭窄的方面,具体设计也不尽合乎国情,而且他争取中华海权的努力由于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并没有如他所希望的那样取得圆满的结局,但他对近代中国海权沦丧的深刻认识和对国人提高海权意识的宣传与呼吁以及建立强大的海军、全面发展海洋事业的谆谆教诲都是高瞻远瞩的,体现了他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和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热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史春林《孙中山海权观评析》

材料二   毛泽东研究海权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其研究往往更多地尝试回应当时各种焦点议题,尤其是领土争端、领海范围问题、台海危机、海洋开发等,其独立解决应景性议题的能力极强。毛泽东海权观中的“同世界人民一起创建一个和平的海洋”主张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包容性。他认为实现上述主张的具体办法就是建设“海上铁路”,所谓“海上铁路”本质上就是找寻中国发展海权同人类共享海洋一致与和谐的规律,而“海上铁路”本质上就是中国联通世界海洋交通网络,开创一个世界各国共享海洋的新格局,这一超前理念不仅是对中国海权最为有力的解读,而且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多元开放、包容平和的理念不谋而合。

——摘编自戴晨城《毛泽东海权观的生成、内容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海权观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海权观的特点。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五)历史试题
2024·湖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山海经》《淮南子》记载的天有十日和后羿射日的故事在考古中得到某些佐证。如三星堆出土的“神树”上有九个太阳形象(如图)。对于羿射九日的故事学者或解释为彗星撞击地球的碎片与太阳构成的景观,或解释为十个以太阳为图腾的氏族发生冲突合而为一。这表明(     

A.神话传说没有历史研究的价值B.考古可证明历史传说的真实性
C.学者对神话的解释缺乏逻辑性D.原始思维有超现实的整合特点
7日内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4 核心素养专练50题-【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湖北·模拟预测
5 . 对武则天的评价众说纷纭。《旧唐书》云:“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武后夺嫡之谋也……其不道也甚矣。”当代历史学家的评价却显得较为宽容:她虽然残忍,但是是一位性格坚强、能力卓异的统治者,使贞观之治仍得以延续。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时代变迁B.史观分歧C.性别差异D.经济条件
2024-04-16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9 选择题(查补能力·提升练)-【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姜女的故事原型产生于春秋时期,主要内容如下:

“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吊唁)之。(杞梁妻)辞曰:‘殖(即杞梁)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意即在郊外吊唁不合礼制)齐侯吊诸其室。”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袭莒”

材料二   西汉时期,孟姜女故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庄公袭莒,殖(即杞梁)战而死……杞梁之妻无子,内外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感人……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杞梁),曰:‘吾何归矣?夫妇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则倚父,夫在则倚夫,子在则倚子。今吾……内无所依……外无所倚……吾岂能更二(即改嫁)哉!亦死而已。’遂赴淄水(即投淄水而死)”。

——(西汉)刘向《列女传·贞顺传》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春秋时期比较,西汉时期孟姜女故事有了哪些变化,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认识传说故事所蕴含的历史研究价值。
2024-04-0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广西贵州省高三下学期“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旧唐书》200卷,后晋刘啕等历时4年撰成。编修者以唐代国史、实录及朝报、吏牍、家状等为主要编撰材料,但对材料缺少剪裁和整理,“敷衍成帙”。纪传中大量抄录唐代皇帝诏敕和臣僚奏疏、表章、诗赋等,屡现“本朝”“今上”等文字。因其保存很多原始材料,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唐纪》时,纪事多取自《旧唐书》。

北宋时,仁宗令欧阳修等重修唐史,历时17年乃成《新唐书》225卷。书中创设4表,增加3志及列传331人,列传部分还参考了碑志、家谱等新材料。新设《藩镇》《奸臣》《叛臣》《逆臣》等类传,并将《忠义》调至类传第一。大删《旧唐书》所录诏令、奏疏等,或直接将骈文改写成散文,总字数比《旧唐书》少约16万字。

——摘编自陈高华等《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唐书》的编修原因及其编纂原则。
2024-04-0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背景、原因类非选择题
8 . 如表为不同时期的学者对亚历山大的评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人物及著作评价
美国军事史学家阿彻·琼斯《西方战争艺术》没有亚历山大的天才,希腊人就不可能征服波斯帝国;但是,亚历山大对突击骑兵的出色运用,对征服行动所依靠的战术成功做出了重要乃至决定性的贡献
英国古典学家保罗·卡特利奇《亚历山大大帝:寻找新的历史》他是历史上播种能力最强的人之一。希腊文化通过视觉、文字等形式向非希腊地区传播已经有好几百年了…亚历山大加速了它的传播,并且使之传播到了更远更广的地方,使得这种传播成为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
中国学者李春元《外国历史名人传》亚历山大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亚历山大并不是“超人”,不应该将其理想化。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远征东方的胜利,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关,是当时的时势造成的
A.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评价B.历史研究无法形成统一结论
C.学者素养制约史学研究D.历史解释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料一   晋·常球《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以茶纳贡与周武王。

史料二   《茶经》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史料三   茶马古道遗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陶德臣《中国茶向世界传播的途径与方式》


根据材料的三则史料探究茶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024-03-1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8 “探究史料价值”类设问-2024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小唐同学在查阅湖南《嘉乐县志》、《安乡县志》发现,两县志对咸丰年间太平军的活动记录极为详尽,而戊戌年的记载却未提及维新运动一字,从而得出维新运动在农村地区影响较小的历史解释。你对此研究的判断是(       
A.采用了学界公认的二重证据法B.未充分关注史事特定的时空框架
C.运用了唯物史观探究历史本质D.未充分关注到记述者的主观意图
2024-03-13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