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魏政府利用各地“宗主”督护地方,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干预,这严重影响了北魏政权的赋税来源。孝文帝改革时,创立三长制。所谓三长制,就是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把原来荫蔽于宗主的人口夺取过来,重新作为国家的“编户”,以保持赋税的正常收纳,维护正常的徭役征发。除了经济上的职能外,三长还有救恤贫者、孤寡和饥民的义务,也负责基层治安,包括为地方各类案件提供仲裁调解,缉拿盗贼。除此之外,三长还有地方教化的职能,防止百姓出家以逃避赋税徭役。当然三长可享受一定的优待,可免除一人到三人的官役,这也给基层治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李娜《北魏三长制研究》


(1)依据材料概括三长制的内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北魏实行三长制的影响。
2021-05-1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夏禹推行“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运动,当时统计总数为1355万人。秦国商鞅下令将全国总人口按壮男、壮女、官吏、商人、读书人、残疾人等十三类分别统计,此乃著名的“强国知十三数”。秦始皇创立“上计制度”,即人口、钱根统计制度。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全国共有居民12222062户,59594978人,此为我国首次较为精确的人口普查。隋朝颁布“输籍法”,唐朝进一步改进。明朝推行“户帖制”,将居民人口逐户登记在册,内容包括姓名、籍贯、性别、年龄、住址、职业、产业状况等,还要注明是“军户”、“民户”还是“匠户”等。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统计为10684435户,56774561人。英国学者卡尔津看到这样的“户帖”后惊叹不已,称其为“全球最先推行全国人口普查的明证和榜样”。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始实行的人口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已经与现代人口普查一致。

——摘编于彭欣《中国古代的人口普查》等

材料二   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根据201061日起施行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110时。新中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1949年毛泽东指出:“人多力量大”,至1980年,中国净增人口4.3亿。1982年人口普查的调查结果为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00818万人,首次采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是中国现代人口普查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同年,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90年人口普查是为了查清中国人口在数量、地区分布、结构和素质方面的变化,为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检查人口政策执行情况提供可靠的资料。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6.6%,远超国际标准,故此政府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摘编于《全国人口普查》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人口普查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调整人口政策的依据,并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普查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以前济贫助困主要由宗教机构承担,至唐代政府开始介入,宋朝官办救济机构是这一进程的继续。嘉裕前京师有福田院、地方有广惠仓,贩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元符元年宋廷正式确立居养制度,并在全国推行。南宋后,居养制萎缩。漏泽园制度正式形成于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但官府出钱买田,安葬无主尸骨的做法,真宗、仁宗和神宗时期即已存在,只是尚未形成制度和规模。两宋之际,漏泽园多遭废坏。绍兴十四年在朝廷的督促下,漏泽园在各地逐渐恢复起来,终南宋之世延续不废。医疗救济包括平时的疾病救治与春夏爆发疾疫时的医疗救济。基于贫困人口的季节性处境,宋朝每年都要进行春夏救疾、冬春救饥及冬季救寒的季节性救济工作。

——摘编自段惠青《宋朝贫困救济问题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推行社会救济和扶贫政策。1978年以前的扶贫工作是与社会救济相结合的,并以地方试点为主。1978年正式划定了农民贫困标准,第一次将扶贫工作从农村救济中分离出来。改革开放初期,以救济为主的“输血”式扶贫可以缓解农民暂时的生活困难,却不能使他们真正摆脱贫困。1986年以后,国家确定了新的扶贫方针:变“输血”为“造血”,变救济为开发,逐步形成了集行业政策、区域政策和社会政策于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亿万农民告别了贫困和饥饿,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新生活。扶贫开发,成为中国政府解决贫穷问题的伟大创举。

——摘编自王瑞芳《告别贫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扶贫工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贫困救济制度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救济制度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社会救济和扶贫政策的阶段性变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扶贫工作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党扶贫工作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建国后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相关文件(节选)

名称时间,机构内容
《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19491216日,政务院各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是该区所辖省、市高一级的政权机关,并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领导地方政府工作的代表机构。
《关于设置市、镇建制的决定》195569日,国务院聚居人口十万以上的城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聚居人口不足十万的城镇,必须是重要工矿基地、省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并确有必要时方可设置市的建制。工矿基地,规模较大,聚居人口较多,由省领导可设市的建制。
《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1983年,国务院积极试行地、市合并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市管县体制的绩效日渐甚微,甚至开始阻碍县的经济发展,改革这一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

——摘编自邓健华《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变革的宪法学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原因。
2021-05-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代是江南市镇发展繁荣的时期。苏州常熟县的潢泾镇(即明代太仓的赵市)宋元时是大镇,明初因遭兵火闾里为嘘,但到明成化年间又恢复成市。进入清朝以后,在它的周围又涌现出一批小市镇。如镇西南七里有乾隆末年成市的归家庄,镇东南九里有乾隆中兴起的时思庵镇,镇西北十里有陆河镇,西北十二里有横塘市。

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又靠近沿海,利于海上贸易,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吴江的河里、平望,湖州的南浔,都是著名的水乡市镇。这些市镇有的以经营手工业为主,有的以某些行业著称,有的是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或产地等。随着市镇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达,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作物和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的盛泽、平望、唯亭,嘉定的南翔、诸翟,湖州的南浔、乌镇等地。这些市镇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且为各地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

——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

材料二  英国西北部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形成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占人口全国总人口的52%.年轻人纷纷外出求职,自由择偶组成小家庭的现象剧增,社会生活发生巨变。机械化生产使工人的一部分体力消耗和技能的运用被机器所代替,使工人的劳动失去了独立的性质,成为了机器的附庸,同时也使得资本家可以利用女工和童工来排挤成年男工,从而压低工资。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又成为资本家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它甚至突破了起码的道德标准和人的生理承受限度。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上半期城市发展过程中英国社会发生的变化。请结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科技成就走在世界的前端,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称它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时期,在数学、传统医学、传统天文学、法医学、传统农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政府推动出版了一系列的科技作品如《梦溪笔谈》《圣济录》《洗冤集录》《统天历》《农书》等。四大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用于军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传播。李约瑟博士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以罕见的篇幅来讨论朱熹的科学思想。

——摘编自刘芹《儒学与中国古代科技——以宋明为例》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的政治转变,为近代科技体制化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詹天佑等人倡导成立了“中华工程师学会”,出版了《中华工程师学会学报》;留美科学家任鸿隽等创立中国科学社,发行《科学》杂志;1915年,中华医学会也宣告成立,并发行《中华医学》杂志。同时,各种全国性的研究机构也相继建立,如丁文江创设的国立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社在南京设立的生物研究所等等。

——摘编自段治文《中国科技的近代化历程》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民大飞机C919、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摘编自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并结合知识分析宋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科技发展的作用。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发展科技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是在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展开的社会变迁过程。以外力逼迫的开埠通商为契机,城市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初步发展固然显示了城市化文明和进步的一面,而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农业衰败和工业化的低度发展又突显了城市化过程中传统和落后的另一面。总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城市化走了一条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相去甚远的滞缓痛苦之路,同时也为现代中国城市化垫铺了以之为起点的历史基础。

——摘编自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

材料二   近代中国部分年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年份

年份全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口(万人)城市化率(%)
18404128127696.7
18434172428256.6
18933367127698.2
19014264541739.8
192044715474210.6
193646962528111.2
194954167576510.6

——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2)中国近代城市化分可为起步、初步发展、曲折发展三个阶段。请任选其中一阶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划分起止时间并说明划分的理由。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期间,海军大批新型武器装备作为新质作战力量登上海战舞台、担任海战主角。保罗·肯尼迪曾指出:“太平洋战争中,航空母舰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战列舰的衰落显得最为明显。”潜艇、航空兵、陆战队、岸防兵成长为海军的重要兵力,使海军真正成为由五大兵种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海空立体作战、登陆与抗登陆作战、破交与保交作战、封锁与反封锁作战取代了一战时的战列舰近距离火炮对决作战。二战初期,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正是由于拥有较为强大的海军,取得战略主动权,侵略图谋暂时得逞。战争中期同盟国海军奋力夺取各大洋制海权,扭转了被动局面。战争反攻期同盟国海军全线出击,大举歼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海军,为向其沿海和本土发起进攻、最终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扫清了障碍。

——摘编自杨晓丹、杨志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军的革命性发展与战略性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海军的革命性发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期间海军革命性发展的战略作用及其启示。
9 . 有学者指出,“将妇女写进历史,就意味着历史的传统定义要改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官修的《元史·列女传》展现的国家倡导的所谓贞烈形象,到了清代获得了进一步的强化。继《元史》增加《列女传》篇幅后,清官修《明史·列女传》增至3卷。但卷数及记述妇女人数的增加,并没能带来妇女形象的丰富,反而更加逼仄,几乎完全集中在贞烈一类的妇女,以“某某烈妇”“某某节妇”开始叙述,几成程式。

——摘编自向燕南、王汐牟《中国古代历史书写中妇女形象的迁变》

材料二   学界对中国妇女史的研究,滥觞于20世纪初的一批男性学者,他们采用传统史学方法研究女性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或注重对制度的考量,或注重对女性生活、婚姻、缠足等问题的研究,侧重于揭示妇女从属性社会地位的形成过程与演变。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妇女史研究除关注极少数女英雄外,几乎处于沉寂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以美国学者高彦颐、中国香港学者叶汉明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力图对男性视角与男性书写所产生的规范历史予以新的解释,讨论了宋明以来直至20世纪的中国妇女在文化、医学、技术、婚姻等相关领域的活动,丰富了学术界对历史时期妇女社会生活的认识,对中国妇女史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刘正刚《明清地域社会变迁中的广东乡村妇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妇女的“烈女”形象得以强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变化及其影响。
2021-04-29更新 | 37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亚洲经济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拥有全球六成人口。但因建设资金有限,一些国家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和通讯等基础建设严重不足,各国要想维持现有经济增长水平,内部基础设施投资至少需要8万亿美元,平均每年需投资8000亿美元。现有的多边机构并不能提供如此巨额的资金,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也仅有2230亿美元,两家银行每年能够提供给亚洲国家的资金大概只有区区200亿美元,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的需求。考虑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在推动亚洲经济体持续增长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应对未来金融危机和其他外部冲击的能力;认识到基础设施发展在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推进亚洲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而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2016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截止到2020年7月,亚投行有103个成员国。

——童思汝《亚投行对亚洲经济发展影响及对策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的意义。
2021-05-05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