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代表观点反贫困措施
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基督教人文主义者认为虽然穷人的存在可以使富人有机会通过施舍来抵消罪过,但这也使穷人因此而骄矜并易于堕落世俗政权组织救济,如英国于1601年颁布了《济贫法》;驱逐和禁闭
资本主义兴起初期以来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贫困是自然、合理的社会现象。曼德维尔认为如果穷人多劳动、少消费就能使国家富强。 “穷人在促进国家繁荣的过程中无可替代”政府实施被动且条件苛刻的社会救济制度,改变穷人的懒惰习性;努力开拓新的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能力和提高消费水平
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认为贫困根源于私有制,雇佣劳动制度的存在和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必然导致工人的“极端贫困”变革社会制度,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一切阶级差别;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战”结束以来阿玛蒂亚·森等学者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还是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贫困是权利不平等造成的政府实行积极的社会政策,包括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等

——摘编自宁亚芳《从道德化贫困到能力贫困:论西方贫困观的演变与发展》等


从上述表格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逻辑关联的信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信息准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了第一届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所考专业科目中,每科试题为二至三道。下列表格选取了每科项目中的一道题。据此可知,当时文官考试(     
专业科目试题
国文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之论
行政法试从五权制度上说明行政之意义
财政学公债制度对社会资本之构成有何影响,试详述之
劳工法规试述工厂法中关于童工、女工之年龄、工作种类、工作时间等限制条件,并说明其理由
国际公法外国船舶在一国领海海峡及内河中航行时所受之限制如何
A.程序公开公正B.“以党治国”色彩浓厚
C.彰显现代意识D.注重选拔通才知识考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面表格是唐尧帝都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考古新发现。据此可知
A.历史文献比考古发现更真实可信B.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C.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D.考古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2020-03-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高三2020年3月线上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中西科技发明对比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A.问题形成B.史料收集C.史料整理D.历史解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两部史书中关于交子的记载。据此可知(     
史书朝代作者记载
《续资治通鉴长编》南宋李焘初,蜀民以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宋史·食货志》元朝脱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谓之交子。
A.时代不同影响历史事件的解释B.历史研究需要对史料进行甄别
C.两则史料互证即可揭示出真相D.因记载不同无法得出历史真相
6 . 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记述出处
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史记·吴王濞列传》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前汉书》卷14
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后汉书·百官志》
A.《史记》因是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B.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
C.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D.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世界人口统计表(部分)(单位:百万),据下表推知,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650175018501950
非洲1009595198
亚洲(苏联除外)3274757411320
拉丁美洲121133162
北美洲1126168
欧洲与苏联103144274593
大洋洲22213
总计54572811712454
A.战争发生频率与激烈程度降低B.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世界主要大国建立稳定的统治D.食物供给状况的改进
8 . 探究秦朝短命而亡是历代的热点话题。下表是不同时代文人的观点。影响以下历史认识的主导因素是(     

作者

观点

出处

贾谊

(前200—前168年)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杜牧

(803—852年)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阿房宫赋》

苏轼

(1037—1101年)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召怨天下”

《上神宗皇帝书》

A.历史经验B.史料来源C.研究方法D.主观动机
2022-11-1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C卷)试题
9 . 下表是宋代书院分布情况表。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是
宋代书院分布情况
(单位:个)
地区河北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湖北
数量3411292017
A.中原人口南渡B.经济重心南移
C.政府大力提倡文治D.南北分卷制度实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处理民族问题、发展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民族关系重要原则的表述,这体现了
时间思想原则
1990“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2003“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15“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的认同
A.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B.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