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如表:
事实一商代青铜器为铜、锡、铅之合金。
事实二地质矿产普查显示,迄今中原一带尚未发现有可供开采的锡矿。
事实三金正耀先生在殷墟青铜器中发现有5件含高放射性成因异常铅。目前仅在云南东北一带发现此种异常铅矿。

——据魏国锋《古代青铜器矿料来源与产地研究的新进展》


由表格所列事实依据可推知,当时
A.殷地青铜器产于西南地区B.西南已纳入商王统治范围
C.殷商与周边地区联系密切D.初步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四堡位于闽西山区,是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据下表所示材料可被认定的史实是(     
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起源于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边城县史料
“(南宋)方夷吾所编《集要方》予则之临汀”(宋时四堡属于长汀)[宋]陈日华《经验方》
明万历八年(1580年),邹学圣辞官回四堡,带回了苏杭的雕版印刷术,之后创办书坊,“镌经史以利后人”《范阳邹氏族谱》
“长汀四堡乡皆以书籍为业,家有藏版,岁一刷印,贩行远近,虽未必及建安盛行,而经生应用典籍,以及课艺应试之文一一皆备”杨澜《临汀汇考》
A.四堡在宋代已出现雕版印刷B.四堡印刷业推动了当地书院的兴盛
C.四堡刻书业在明代发展迅速D.四堡书籍通过族商形式占领了市场
4 . 阅读下表,分析这些国家重视科教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美国(1)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要通过这个法律大大完善美国的教高制度,使之能满足国家基本安全所提出的要求(2)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西欧国家提出“尤里卡计划”,号召成员国在诸如光电子学﹑大型电子计算机、高速微电子学﹑预材料和人工智能等尖端领域进行合作,建立一个“欧洲工艺技术共同体”
日本采纳并使用“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
中国1986年捏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1995年捏出实施“科教兴国”战暗

A.促进了科技成就的日新月异B.推动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C.促使贫富分化加剧D.使各国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宋代和籴粮食(政府收购民间粮食的官买制度)的有关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宋代(   )
和籴粮食数额出处
元丰元年,82.4万石《宋史》卷175《食货上三》
绍兴二十九年,230万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2
乾道元年,108万石《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十》
乾道五年,130万石
开庆元年,550万石《宋史》卷175《食货上三》
咸淳五年,168万石

A.粮食生产超过前代B.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C.政府重视粮食安全D.政府维护重农抑商政策
2022-01-24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内容为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论述:

时间 内容
1920年 由于多次的交谈,一些当时的马列主义者,更加明白了苏俄和苏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
1928年 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 ,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1928年 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
1956年 适当调整和平衡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坚持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82年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据张宪文等主编《中华民国史》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中国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
中国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科技发展水平不同B.文化间的交流加深
C.社会发展趋势不同D.政治体制本质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玉米来华时间的研究分析
著作作者时间记载内容历史结论
《农政全书》徐光启明代在中国最早称呼其为“玉米”玉米在明朝中叶以后便已传入中国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明代提到过“玉米面鹅油蒸饼”的做法
《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黄邦和现代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

对上表内容,最合理的解释是
A.史料来源广得出的结论更接近真相
B.历史结论需多个史料进行实证
C.解读玉米来华首先要甄别史料真伪
D.玉米来华的历史解释不够严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下表,可知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演变表(建国前)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农民的根本利益
C.马列主义革命理论
D.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2019-03-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表为中国近代后期不同教科书中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摘选)。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史实是
评述出处
“不但荡涤二百六十多年的耻辱……并且铲除四千余年君主专制的痕迹”南京国民政府教科书
“因为他们的势力颇盛,清国不能平定,就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的意思,把天下让给南京政府”日伪政权教科书
“虽表面上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封建势力并未铲除”中共根据地教科书

A.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B.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强大
C.清帝退位具有偶然性
D.辛亥革命促使清朝的统治结束
2019-01-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甘肃省宁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