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随着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史学界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下表所示。表格中的内容可以印证(     
观点内容
学者甲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依据地理位置及其途经路线,可分为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西南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学者乙丝绸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有汉人、波斯人、突厥人、大食人、鲜卑人等。除了以经商为主的商人,参与丝绸之路商品流通的还有僧侣,他们绝大多数并不以获利为目标,而是以宗教传播为己任。
学者丙三条丝绸之路本身就是由于中国独持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当然也与人文地理环境有关。海上丝路取代陆路,也正是这种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
学者丁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一词,已不再是中外商业史上交流的商品“丝绸”之狭义,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
A.丝绸之路的内涵随时代而丰富B.角度不同决定学者的不同观点
C.丝绸之路扩大了人类交往范围D.宗教传播在丝绸之路占据主导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0-2000 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力量源泉

时期国家主要力量源泉
16世纪西班牙黄金、殖民贸易、雇佣军、王朝联系
17世纪荷兰贸易、资本市场、海军
18世纪法国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
19世纪英国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和借贷、海军、自由主义规范、岛国位置
20世纪美国经济规模、科技领导地位、地理位置、军事力量和结盟、全球化文化和自由主义的国际制度

综合上述表格信息,指出一个影响大国崛起的因素,结合世界史(两个国家)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因素,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7-01更新 | 264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
事实一商代青铜器为铜、锡、铅之合金。
事实二地质矿产普查显示,迄今中原一带尚未发现有可供开采的锡矿。
事实三金正耀先生在殷墟青铜器中发现有5件含高放射性成因异常铅。目前仅在云南东北一带发现此种异常铅矿。

——据魏国锋《古代青铜器矿料来源与产地研究的新进展》


由表格所列事实依据可推知,当时
A.殷地青铜器产于西南地区B.西南已纳入商王统治范围
C.殷商与周边地区联系密切D.初步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24日在京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会中多次强调“中国梦就是人民的幸福梦。”幸福是什么?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进行了不懈的探寻。根据下列表格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中国西方
古代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作最高幸福。他提出“知识即美德”。
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
近现代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作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概括中国古代幸福观的突出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
2019-08-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中西科技发明对比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A.问题形成B.史料收集C.史料整理D.历史解释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战败后,有志之士与清廷高级官员都开始思考如何维护中国的海上利益。这一时期的海权思想,以魏源、李鸿章、郑观应三人最具代表性。(如下表)

人物

海权思想介绍

魏源

第一层是议守,也就是在战术上如何防御海上来敌;第二层是练兵,这里所谓的“兵”指的是现代化军队;第三层,是利用国际局势(以夷攻夷)与海外广大的华人力量,对英国形成战略包围网。

李鸿章

经手的洋务项目重要的部分系“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也就是说李鸿章的事业重心在于建构现代化的中国海军。主张建立具备规模的舰队,可以在大洋之上与列强争衡,是李鸿章与魏源早期近海与河口防御主张最大的不同之处。

郑观应

航运绝不可以操诸外人之手,如果利润被他国船队抢占,将会重伤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查泰西国例,通商之船只准径到一埠,其余沿海、沿江乃本国民船自有之利,外人不得侵夺。今各国轮船无处不到,获利甚厚,喧宾夺主,害不胜言。”

——摘编自王立本潘是辉《中国近代海权思想的建构与发展初探(1848—190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人海权思想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海权思想发展的影响。
2023-12-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史记•周本纪》中记有“八百诸侯”之说,下表是出土的周代部分青铜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酒器“幻伯隹壶”弦国器物,弦国为周朝淮水流域的小诸侯国
君鲜鼎祢国国君作的鼎,供子孙享用
曾亘嫚鼎为嫁到曾国的邓国女子所作
曾孟嬴剈簠为嫁到曾国的黄国嬴姓长女所作之器
卫伯须鼎出现在曾国墓地
A.考古体现周代诸侯纷争的历史真相B.文献资料比实物资料的历史价值大
C.考古与文献资料互证探究历史事实D.出土文物证实分封制促进民族融合
2023-02-17更新 | 5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西方主要国家义务教育制度建立概况

国家相关法案主要规定
美国《义务教育法》(由马萨诸塞州颁布,1852年)等8~12岁儿童每年至少就学12周(到19世纪末,美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州颁布了实施义务教育的法令)
英国《初等教育法》(1870年)对5~12岁的儿量实施强迫教育,由财政拨款开办的公立初等学校每周的学费不得超过9便士
德国《普通学校法》(1872年)6~14岁的8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设基础学校(4年制)和高等国民学校(4年制)
法国《费里教育法》(1881~1882年)6~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强迫性的世俗化义务教育;小学完全免费

——据文进荣《从历史的视角看西方义务教育的发展》整理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西方国家近代教育发展的某一共性特征,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体现材料信息,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
2023-07-08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展示了不同时期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在西方国家
时期主要内容
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并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
近代1835年,英国规定地方市级政府和议会都有当地选民选举产生;美国建国后乡镇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实行居民自我管理,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卫生保健等,还参与地方政府的决策
A.以教会为中心进行基层自治
B.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是基层自治
C.社区是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D.中央政府的权力逐渐实现了下移
2022-02-13更新 | 250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居家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关于秦律“刑弃灰于道”在不同时期的记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时期内容出处
西汉刑弃灰于道者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东汉弃灰于道者黥班固《汉书·五行志》
弃灰于道则诛《宋文选》卷二十李邦直文
A.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记载B.历史评价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C.历史叙述真实性取决于作者态度D.综合多种叙述即可认定历史事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