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心传(1166-1243),南宋隆州井研(今四川)人。父李舜臣,治《易》颇有心得,以所《本传》三十三篇为朱熹所称道。受父亲影响,十四五岁时就立下修史之志。然其在科场上不意,“于是绝不复应举,闭户著书”。其少年的经历与见闻,为其修史提供了条件。而关心天下,录文献掌故的他为修史准备了资料。其史学著作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闻证误》等。其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高宗一朝史事,吸收了《左传》《汉纪》《后汉纪》在编纂上的优良传统,编年系事,又不为例所限。他在注中引用的材料,有书名可据的,近两百多种。他常重视材料的考辨,求真去伪,择善而从。后人称其“辨驳详明,根据凿凿”。有学者评论:“其文繁而不病其冗,一切是非得失,皆据实铨叙。”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心传编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心传编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所体现出的史学研究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12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30万人击败匈奴,取河南地,筑44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带到游牧地区,牧地变为耕地,北方边境扩大。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50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

——摘编自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

材料二:在元朝的行省中,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事务,包括边疆民族。“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朝令夕至,声闻毕达”。“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内地”。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元朝对吐蕃采取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在中央设置的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是帝师和宣政院。帝师是主管全国宗教事务的官员,一般情况下并不直接管理吐蕃事务,而是通过宣政院或向皇帝推荐吐蕃地方官的形式来实现。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清朝的治边方略大致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大权集中、小权分散,正确处理中央与边疆政府的关系,使之各得其所;二是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根据边疆蛮夷的特点分别施治,即“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三是对边疆蛮夷的上层人物加强控制,“众建而分其势”,厚待边疆蛮夷上层人物,清朝上层还通过与蒙古王公贵族长期联姻来增进蒙古游牧势力的向心力;四是大胆进行改革,积极完善边疆治理制度。通过上述治边方略,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卓有成效。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边疆治理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边疆治理卓有成效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6月,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自我检讨,“我们国民党革命了十三年,从未有指挥过自己的军队去打仗,差不多全是利用人家来打仗,一旦利害问题发生了,非但靠不住,而且会造起反来。”基于此认识,孙中山彻底放弃了依靠军阀打军阀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加快创建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

——摘编自马苹《孙中山创建新型军队的积极探索》

材料二   1929年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规定:“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毛泽东总结道,“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两年前,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士兵,即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现在红军中党员和非党员约为一与三之比,即平均四个人中有一个党员。”

——摘编自王天宇《中国近现代军事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关于革命问题的总结及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中建立党组织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我党的军队建设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科学翻译作为中西科学文化传播交流的媒介和桥梁,在中国传统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翻译的内容,从研究西方枪炮、轮船,指向近代自然科学体系;从研究世界地理、历史,指向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学说。一些具有革命意义的自然科学理论,不仅深化了中国科学家对自然科学的理解,而且还被当作变革社会的理论依据,广泛应用于社会领域。科学翻译机构的出现为科学家提供了潜心翻译和切磋研究的空间。

——摘编自赵东、邢润川《我国历史上三次科学翻译活动对中国科学近代化的影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科学翻译出版机构大增外,还涌现出了其他一些科学翻译机构,如科学翻译组织领导机构、科学情报所翻译部门与科学翻译服务公司(网)等。从西方与苏联先后归国的留学人员,在上海等地一些外国人所办高校的毕业生,外国语院校或外语专业(主要是俄语)培养的外语人才,从科学专业培养的但外语纯熟的毕业生、因工作需要改行从事翻译工作,在新中国的前30年中,这四类翻译工作人员在我国经济、国防、科教等领域承担了主要的翻译工作,为这一时期我国科学翻译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根据统计,1949-1966年,我国共出版自然科学与技术工程类译著约1.6万种,年均约950种。1967-1976年,此类译著出版766种,1977-1987年,总计出版此类译著10688种。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合作与交流的不断加深,我国一门新兴产业—翻译业应运而生,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许多面向翻译市场的营利性翻译公司、企业相继诞生。

——摘编自黎难秋《新中国科学翻译6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科学翻译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近代中国,现代中国科学翻译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一直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国置于个人和天下间的位置,在国之上还有天下。传统的中国是一个王朝接连一个王朝的延续,虽然随着一个王朝的毁灭,另一个新王朝开始建立,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并没有覆灭,而是一直传承下来,以致于后来的我们一直喜欢向别的国家展现我们悠久的历史,喜欢以“天朝大国”的形象自居。传统中国没有用法律来规定自己的领土范围,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界定,与臣服于自己的周边国家的关系更像是一种伦理似的关系。

——摘编自田庆建《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变化研究》

材料二   1840年后,林则徐等把视野从“皇朝”拓展至“海国”,通过编纂书籍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状况,客观上表达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念。19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民权平等思想的传入,无形中构成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尤其是国际公法的输入,不仅帮助国人认清列国并立的国际态势,也使废除领事裁判权、取消不平等条约的呼声此起彼伏。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志士在谋求国家变制的过程中不仅提出“国地”“国权”“国民”的理念,还发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的呐喊。20世纪初,孙中山则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完整地提出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构想,代表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国家观念的最高水平。

——摘编自李华兴 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国家观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演变历程及其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发展教育。西周时期就有“学在官府”之说,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中央官学之外,还有自汉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官学。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唐朝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垫、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款育的重要形式,宋代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均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官学与私学的发展为科举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摘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美国大力支持私立学校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发展公办教育。1852年,美国颁布普及义务教育法。南北战争前,27个州中已有25个州设立了州立大学。南北战争后,各州普遍开办了公立中学。中高等教育中普遍去掉了神学内容,而增设了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科目。从1870年至1890年美国普及教育经费增加了120%以上。1862年,奕䜣持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此后洋务派还创办了天津电报学堂、福州船政学堂等新式学校。与此同时,中国留学教育也得到发展。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120名学生赴美留学。

——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接管了教会学校、各级各类学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20世纪50年代,国家还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摘编自王绘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中美教育政策存在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政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从人类文明史开创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人类进化历史,从蛮荒走向文明,是在不同地域和不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一开始就带有不同的特色。因此,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存在着文明多样性。进一步说,人类正是在多样性的竞争和融合中取得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从现实来说,正是有了文明多样性才使我们的世界如此绚丽多彩。

——摘编自吴兴唐《文明多样性刍议》

以“文明多样性”为主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卫生工作面临疾病丛生、缺医少药的严重局面,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等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党和国家站在人民健康的高度,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工作。1949年11月,卫生部专设了公共卫生局,统一负责全国的传染病、交通检疫等卫生防疫工作;1952年,党中央成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发动全国人民起来讲究卫生、除“四害”、消灭疾病。1953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立卫生防疫站和专业防治所(站),到1965年,共建有2499所和822所。1955年,党中央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强化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同年,卫生部发布《传染病管理办法》。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妇女和婴幼儿的健康,先后建成了妇幼保健机构近3000所。

——摘编自李玉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公共卫生事业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确立和完善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巡视制度。中央对地方的行政巡视主要有皇帝巡狩、州刺史“行部”和大使巡视几种方式。地方政府的行政巡视主要有郡国守相“行县”和督邮、廷对郡县辖区的分部巡视,职权分明,各负其责。这种分层和分部相结合的巡视制度,互相补充,使行政巡视的作用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提高了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摘编自刘太祥《试论秦汉行政巡视制度》

材料二   魏晋时期,行使巡视职能的御史台脱离少府,成为中央独立的监察机构,但因朝代更选频繁和皇权受阻,巡视制度的总体作用有限。尽管如此,朝廷还是不断派遣御史不定期巡查监督各级地方官吏,并提升御史的地位和职权,以推动巡视制度走向独立化和系统化。

——摘编自邹林佑《中国巡视制度的历史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行政巡视制度的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秦汉时期相比,魏晋时期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巡视制度“总体作用有限”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一辞当今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芮逸夫先生指出,一个民族的构成,体质的、语言的及文化的吸引混合,虽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乃是“愿意合在一起”。费孝通先生认为导致民族融合的具体条件,主要是处于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如果要找一个凝聚力的来源,我认为农业经济是一个主要因素。”

材料二   清朝前期真正开启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消除了千百年来自“三北”(东北、北部与西北)的“边患”,变成和平的边疆;把一个横行大草原的强悍的蒙古族变为能与其他各族共处的和谐民族,把一个远离中华传统文化的藏民族拉近了距离,密切了与汉满民族的关系。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统”观念为指导,较成功地解决了二千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提出“以中国人治中国。中国者中国(汉族)人之中国”。孙中山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认为中国亡于鞑虏已二百多年”现在的国“已经不是我汉人的国了”,因此要“将满洲鞑虏从我们的国土上驱逐出去,发誓要建立一个真正汉民族的国家”。1923年后,他在宣言文章或演说中多次使用“中国各民族”、“国内之弱小民族”、“中国以内各民族”、“诸民族”等表示中国境内存在着多民族的词汇。并有“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以本国现有民族构成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国家”“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等提法。

——据《孙中山传》等


(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关于促进中华民族形成的因素加以阐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清朝前期“大一统”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念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