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是一则著名的历史典故,但在史学界却存在着疑与信两大派。

有学者认为“杯酒释兵权”“来自传闻,不可置信”。首先,如此重大事件,在北宋官修的《太祖实录》和《三朝国史》中不见片语。丁谓(966~1037年)的《谈录》可谓最早记载解除石守信、王审琦兵权的文献,但《谈录》只讲罢二人兵权,并无宴请情节。随后王曾(978~1038年)的《笔录》则增添了太祖设宴与宿将“道旧相乐”的场景。后世所谓“杯酒释兵权”一说,基本皆出于此。至神、哲宗时司马光的《速水纪闻》更是大事铺张“设宴道旧”情节,绘声绘影,恍如身历其境。据载“杯酒释兵权”发生于建隆二年(961年)七月,但当年六月初二杜太后病逝,七月初属国丧期间,不准宴饮。

更多学者认为,“杯酒释兵权”基本可信。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军权确是在建隆二年七月后罢免的,北宋的官方文献,如《国史》《实录》对此均有明确记载。王曾与丁谓基本是同时代人,且王氏成书在先,论者指责王氏《笔录》所载为擅增情节,非稳妥之论。注重政治运作技巧,尽力营造便于解决问题的氛围,正是宋初政治的一大特色。因记录者未能身临其境,“杯酒”一事在某些细节的记载上可能不无渲染,却并非后人编造。《宋史·礼志》载:“皇太后杜氏崩……合随皇帝以日易月(注:一天等于一月)之制,二十五日释服。”即服丧时间实际只需二十四天,六月二十五日后已不禁宴饮。

(1)阅读材料,说明“疑”与“信”两派争论的角度及其与之对应的论据。
(2)谈谈你对“杯酒释兵权”的看法。
2023-11-13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关于目前湘鄂的敌人向你们进行的“围剿”,……情形是很严重的。但在你们正确与灵活的领导下,是能够打破的。目前,南京政府的统治正逐步崩溃。

(乙)你们应利用湘鄂敌人指挥上的不统一,……选择敌人弱点,不失时机在运动战中各个击破之。

……

(丁)你们主要活动地区,是湘西及鄂西,次是川黔一带。当必要时,主力红军可以突破敌人的围攻线,向川黔广大地区活动甚至渡过乌江。但须在斗争确实不利时,方才采取此种步骤。

——中共中央给作战部队的电文(部分)


(1)据材料一判断电文发表的大致时间,中共中央发此电文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92日阴。星期四。驻军,庄里镇。今天开方面军抗日誓师大会,正式宣布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零师……街上都挂了青天白日的旗帜祝贺。下午1时……一万多指战员等着主席宣布开会。有如下三个重要训话:

(一)朱总司令训话大意: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到了华北,占领了平津,并且打到上海来了……华北一万万五千万人民正在盼望我们到华北去……我们不与日本的飞机、大炮打,我们专打日本的后、侧方的铁道、汽车路、火车、汽车、粮食窝,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的!

……

(三)贺总指挥训话:10年前我们为什么丢开白帽子戴红帽子,今天为什么收起红军帽子戴国民革命军帽子。过去因为国民党叛变革命,今天为了抗日,我们戴国民革命军帽子没有关系,只要是为民族解放的事,老子穿花裤子都可以的。

——《王恩茂日记•上》


(2)根据日记内容说明此次督师大会的历史背景,并分别概括“朱总司令”和“贺总指挥”讲话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日记有何史料价值,并指出使用日记史料进行历史研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的转型下面材料是高三历史学习小组对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所搜集的史料。

【总纲】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PART1被动开放

PART2经济起步

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短暂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此外,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随着一战的结束,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PART3政体变革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PART4思想解放

我的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竞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先生狱中所作诗,却并不难懂。这使我感动,也至今并没有忘记,现在抄在下面——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根。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19066月出狱,即日东渡,到了东京,不久就主持《民报》。我爱看这《民报》,但并非为了先生的文笔古奥,而是为了他和主张保皇的梁启超斗争,真是所向披廉,令人神旺……却为了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

——摘编自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1)根据研究主题,请你补充与被动开放有关的四件历史事件。
(2)对于经济起步阶段而言,结合所学,分析经济起步苦难的原因。
(3)“辛亥革命并没有完全胜利”结合所学与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简析鲁迅敬佩章太炎的原因,并思考这个史实能否为主题提供可靠的依据?如不能,请说明原因。
(5)四个阶段的材料收集完成后,老师对他们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此时你身为老师,请为他们问题研究提出两条建议。(可从史料类型、研究角度等方面)。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边疆的开发与治理中,移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鉴于匈奴时常侵扰西北边郡,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募民实边,通过优厚条件吸引民众充实西北边疆。到公元前127年,“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在西北边地设张掖、酒泉郡、置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军屯戍边由此成为安置移民的一种主要方式。此外政府还通过迁徙罪犯及家属戍边、迁降卒于边郡等向西北边疆移民。这些政策既开发了边疆又保卫了边疆。

——摘编自翟麦玲《两汉西北边疆移氏政策比较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初沙皇俄国利用中国东北边疆人烟稀少的空虚形势,鲸吞我国大片领土,并且继续执行其侵略政策。在部分开明官员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实行向东北移民以充实边疆政策。甲午战争后,日本称:中国东北“在我国势力圈内,为我国之殖民地,最为适合”。庚子之变后,东北边患日益加剧,清政府发起新政运动,深化在东北地区的移民实边政策,使以往东北边疆人烟稀少、空虚荒凉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摘编自高强《清末东北移民实边政策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推行边疆移民政策的措施及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汉相比,清末东北移民实边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历史上向边疆移民的认识。
2022-11-14更新 | 150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百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古以来,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世界史学家,他们的世界观点各不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不同时期的史学家对“世界”的观点

写作时期史学家及其著作对世界“范围”和中心的认知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包括希腊地区、西亚、北非、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
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迁《史记》以中原为中心,东起朝鲜,西达大夏、安息和条支。
14世纪(阿拉伯)伊本·赫勒敦《阿拉伯人、波斯人及柏柏尔人史》以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诸国为主体,其周围地区不过是阿拉伯世界的陪衬。
16世纪初(威尼斯)萨贝利科《恩奈阿德》反对神本思想,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一个世俗的、以人为本的演变过程。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英国)阿克敦《剑桥近代史》包括了世界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突出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
20世纪初(德国)黑格尔《历史哲学》把中国和印度置于世界历史的局外,把波斯和埃及看作是向世界历史的过渡,称希腊、意大利为“世界历史的舞台”,地中海是“世界历史的中心”。
21世纪初(美国)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个国家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了,而世界的发展也是借助于世界的平坦化.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坦,全球的合作越来越密集。
(1)提取材料信息,对“世界的观点”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理由。
(2)上述关于“世界的观点”相互矛盾吗?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司马光修史

材料 因反对变法,司马光被贬出中央,正是在退居洛阳的15年内,他完成了《资治通鉴》的大部分内容编撰。编纂《资治通鉴》时,他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还参读了野史、文集、谱牒、家传、小说等各种史料320余种。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斟酌取舍的理由。元丰七年(1084年)书成,宋神宗赐书名为《资治通鉴》,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序以奖之。

《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其开篇:

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

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社稷无不泯绝。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是故能_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日: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资治通鉴》为何以“三家分晋”为开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治通鉴》对研究“三家分晋”的史料价值,并谈谈你对“司马光修史”这一行为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探寻真相:“二世即位之谜”

2016年,湖南益阳兔子山出土了一批秦竹简,其上记载的内容引发了史学界关于“二世即位”的激烈争论。

材料一   209年,始皇帝薨,举国哀悼,朕(即胡亥)奉诏即位。

——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材料二   212年,始皇坑儒,皇长子扶苏上谏,始皇怒而放其去上郡监军。前210年,始皇病重,召扶苏回京,令未发即病逝。李斯胡亥改诏赐死扶苏,篡位。

——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按当时的传统,皇太子一般不出京,不担任军中职务,而扶苏出京担任监军,这就是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篡位一说不尽可信。

——吕思勉《秦汉史》(1944


(1)上述材料关于“二世即位之谜”存在什么分歧?
(2)关于“二世即位之谜”,司马迁和吕思勉的观点迥异,你更倾向于谁的观点?为什么?
(3)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文所学,谈谈你对“二世即位之谜”分歧的理解?
2021-11-29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司马迁(公元前135—公元前86年),从小好天文历算和黄老之学。10岁起学习古文,20岁开始游历天下。太元初年(公元前104年),他开始撰写《史记》。《史记》有十二本纪、十表、七十列传等,共计130卷。它既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变化,又记录了自然界的变化。人类社会各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族、宗教、民风,构成社会的各个阶层,如帝王、将相、学者,游侠、卜者以至农工、商贾,都有较全面的反映。《史记》肯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司马迁继承和发展了春秋战国以来人们关于自然界的认识成果,用他的话说,就是“究天人之际”。他试图通过研究自古以来天人相互感应的规则,深观时变,为现实生活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史记》成为后代正史之楷模。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伟大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历史》一书的作者,西方史学的奠基人。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勤奋好学。特别喜爱史诗。大约从30岁开始了一次范围广泛的旅游,曾遍游埃及、叙利亚、两河流域、黑海北岸以及波斯等地,寻访各地历史遗迹、考察风俗民情,肯定了亚非人民的文明成就,同时还收集到大量关于希波战争的资料。希罗多德在估量史料和处理史料时,他充分表现出了“求真存疑”的批判精神;希罗多德在史学上创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编纂方法。其特点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记事系统连贯,叙述生动有趣,把历史真实性与描写艺术性结合起来,为后世的历史叙述体奠定了基础,至今仍被西方奉为正宗,成为编纂历史的通用体裁。

——摘编自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一分册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司马迁、希罗多德史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史学编撰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司马迁、希罗多德二人史学的共同之处,并谈谈你对史家治史的认识。
2021-11-18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田家柄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由先前的一个欧洲二流国家发展成为海上霸主。18世纪下半叶,英国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英国建立了著名的“西方舰队”,最大限度地保卫了英国本土及其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进入蒸汽时代后,英国庞大的海外殖民地还成为其舰船的燃料补给基地。面对英国的海权优势,德国首相比洛说:“德国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着的天空,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等

材料二 同治时期,恭亲王奕䜣在奏折中称,万国公法“凡属有约之国,皆宜于目,遇有事件一课参酌援引”。1902年,在清政府阻止了日本对东沙群岛的谋夺行为后,两广总督张人骏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前往巡视勘察。1907年张人骏与日本领事就东沙岛主权问题进行交涉时,搜集到许多有关东沙群岛属于中国的历史文献和图籍。日本领事对此哑口无言,只好承认东沙岛为中国的固有领土……蔡康在接收东沙岛后,选派司事2人、护勇4人驻守此地。1909年张人骏设立了“筹办西沙岛事务办”,派李准等率舰巡视,并对这一海域进行深入勘察。同时,清政府还废除一些西方殖民者所起的岛礁名称,重新命名。

——摘编自郭渊《晚清政府的海洋主张与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海权优势构筑的途径,并分析英国海权优势构筑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维护南海海权的举措,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海权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2022-05-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汤原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产阶级家庭的理想是男主外、女主内,妇女远离职场的竞争。而在实际上,19世纪有大量的中产阶级妇女进入教师、护士、职员等行业,也有许多中产阶级妇女参与投资和经营活动:投资运河、铁路、海运业、政府债券、银行保险、经营商业和工业企业等。1870年,议会通过英国历史上第一部《已婚妇女财产法》以保证妇女独立经营或工作所获得的经济收入,这是英国妇女拥有独立财产权的开始。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的投资经营活动规模和数量虽然很有限,但它不仅发挥了在英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扩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女性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影响力,由此推动了社会向两性平等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潘迎华《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投资经营活动及其原因分析》

材料二   19014月,《中外日报》刊出的一篇题为《拟上海女学会说》文章,作者认为身为女性“有改革之责,发言之权”“中国之积弱由于女权之放失,女权之放失由于女学之式微”“倡兴的'女学',不只是为了‘强国’,还为了争取‘女权’。女学者,全国文明之母;女权者,万权之元素”。1904年,天津《大公报》上发表女子吕碧城诗文,她继续提倡女学和女权,认为倡办女学的目标,不只是使女子“助国家之公益”。还在于“激发个人之权利".

——李长莉《晚清知识女性的“新妇女观”》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的角色变化,概括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投资经营这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女性解放运动初兴时期“新妇女观”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妇女解放的认识。
2021-11-09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