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兴盛发展的时期,涌现出张载、朱熹等一大批蒙学教育家。宋代既有官方举办的宫廷和国子监“小学”,也有地方州县普遍设立的“小学”,一些蒙学教育家还在任职地方时通过设置“义学”为乡村下层子弟提供蒙学教育机会。蒙学教育家充分吸取了宋代理学的心性论理论,强调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阶段性特点,在蒙学教材编纂中要做到通俗易懂、循序渐进,引导儿童追求圣人的人格境界。朱熹认为儿童的道德教育应当在其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经过内化形成,诸如历史、自然、医学、名物、制度等知识的学习对于儿童道德心性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超、金滢坤《宋代理学对童蒙教育的影响》

材料二   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了《学制系统革案》,该草案经讨论修改于1922111日向全国颁布,壬戌学制就此诞生。该学制采用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分段形式,故又称“六三三学制”。该学制颁行后一度中断过,但自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成为在全国推行的主流学制,一直延续至今。壬戌学制是对多种方案进行择优的过程中诞生的,各地教育会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教育阶段的划分来看,壬戌学制较之以往学制缩短了小学年限,延长了中学年限。学制还规定大学采用学分制,中学采用选科制。另外,该学制在课程标准纲要中增加了自然科学等实用科目,还特别强调生活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这些对当今教育制度的设计与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摘编自程斯辉《为什么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能续传百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蒙学教育兴盛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壬戌学制诞生的有利条件及其对当代中国教育制度的启示。
2 . 黄河——“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材料一   中国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黄河的敬畏。据甲骨卜辞记载,殷人每年多次举行黄河祭祀,以求雨、求丰年等。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也常常祭祀黄河,以结盟、立誓或祈求战争胜利等。

材料二       

1903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1910革命派《民声》杂志发表组诗《爱之歌》,其中《黄河》篇写道:“吾族受此河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
1923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写道:“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
1937国共两党代表在黄河边同祭黄帝,毛泽东亲撰祭文,“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1938《民族诗坛》发表诗歌《黄河》,诗中写道:“黄河!你这中华国族的母亲,现在你再也不能安睡,东方吹动了号角,杀声震变了天地。”
1939《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激起热烈反响,迅速传唱到各根据地和抗日前线。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重视祭祀黄河的原因。
(2)20世纪上半叶,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其时代内涵不断丰富。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予以说明。
3 . 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多个以道路和墙垣规划的规整功能区,形成了多网格式的结构布局,这成为研究当时城市的规划思想、礼仪制度、统治制度和早期国家都城制度的重要资料。由此可见(     
A.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史学研究的发展B.历史学家应以挖掘全都的细节为己任
C.史料存在记忆之殇,需用新技术唤醒D.新史料的发掘有助于历史认知的拓宽
2023-05-19更新 | 408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届高三高考预测卷(新教材)文综历史试题
4 . 【考古发现与历史新知】

材料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之墓。迄今已出土1万余件(套)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重要文物列表:

1

木牍约200版,竹简约5000枚。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五色食胜》等。其中不少为失传的古代典籍。

2

孔子徒人图漆衣镜摆放在刘贺床榻前,是集屏风、衣镜为一体的“屏镜”,上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孔子像。

3

粮库内发现有水稻、粟、甜瓜、梅等多种可食用植物遗存。

4

大量黄金货币和金银饰的车马器,仅金器就有478件,重量约115公斤;种类包括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版等,以及以金银技法(鎏金银、错金银、包金银等)加工的车马器等。

5

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是内地出土最早的“带有回首式走兽纹的马具”。

6

作为编钟架构件的鎏金青铜钩取骆驼,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

——摘编自王子今《海昏侯墓园考古与西汉史的新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反映的西汉中晚期的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昏侯墓的发现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59年,随着加利福尼亚、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的日渐繁荣,黄金年均产量达到275吨,是18世纪年均产量的10倍。尽管关于黄金大幅增加和物价上涨的警告不绝于耳,但除了19世纪末很短的一段时间,欧美通货膨胀并未发生。这主要是由于(     
A.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B.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金本位
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并用
2023-02-19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卷(三)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不同史料对禄东赞的记录,根据上述史料可以推断出(       
史料出处
“初,太宗许降文成公主,赞普使禄东赞来迎。召见顾问,进对合旨,太宗礼之,有异诸藩”《旧唐书·吐蕃传》
“丙辰,吐蕃赞普遣其相禄东赞献金五千两及珍玩数百以请婚,上许以文成公主妻之”《资治通鉴》
《步辇图》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

A.《步辇图》取材于贞观年间唐王朝与吐蕃的和亲事件
B.历史文献与图片史料丰富多元可直接还原历史现实
C.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与西北地区的民族融合
D.都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一手史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对下表解释合理的是
时期疫灾累及的范围(省次)北方(省次)南方(省次)重灾区
三国西晋322111河南、陕西
东晋十六国301317江苏
南北朝391524江苏

A.疫灾的空间分布状况与战争的频繁有必然且直接的关系
B.疫灾重灾区的出现与政府对该地区行政管理的放松有关
C.区域经济开发初期往往伴随剧烈的人口运动和环境改变
D.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导致了疫灾范围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8 . [中国近现代移民]

材料一   隋唐以前中国人向外国移民也是有的,但是规模很小,是偶然的,没有在海外形成华人社群。宋元时期中国的海外移民逐渐增多,汇成巨流,首先在东南亚初步形成有规模的海外华人社群。在当时的柬埔寨,“番杀害唐人,即以番法偿死,如唐人杀番致死,即罚重金,如无金,即卖身取金赎。”明中期以后早期的海外华人社会逐渐形成。清中期以前的千百年间,中国移民几乎仅限于东南亚各国和日本、朝鲜,俄国、中亚、印度和东非也有极少的华人,此外的广大世界并没有华人的踪影。

——摘编自劳焕强《小议近代中国移民政策与西方殖民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材料二 清代前期政府想方设法破坏华侨社会,颁诏将海外华人召回或是行文至东南亚各朝贡国,要求押解华侨归国。乾隆五年,在荷属东印度的巴达维亚城,荷兰殖民者杀害华侨近万。而乾隆皇帝却说:“莠民不惜背弃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

到了清朝末年,受到西方风气的影响,朝廷对护侨的态度也积极起来。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北京条约》放宽华工出洋的限制,但同时要求地方大吏应与外国使节“会订章程,为保全前项华工之意”。从这一年开始,清政府才开始意识到海外华人也是大清子民,需要庇护,清政府第一次从国际的法理的立场来关注华侨并对其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相关政策加以保护。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经历了数次大规模内外战争,为了筹措经费可谓是绞尽脑汁。而在此时,华侨为了得到大清朝的承认和护佑,个个慷慨解囊,清政府发现海外华侨的捐款和汇款简直就是一座大金矿。

——摘编自劳焕强《小议近代中国移民政策与西方殖民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至明中期中国海外移民大增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对海外侨民政策的变化,分析晚清政府侨民政策变化的原因。
论述题 | 较难(0.4) |
9 . 近、现代武汉城市的发展

材料 我们研究城市,要用大历史的眼光,研究影响城市发展的大历史因素。何谓大历史因素?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影响的生态环境因素、社会结构因素,如政治形势、经济地理等。分析大历史因素,就可以在更为宽广宏大的历史场景中,描述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揭示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比如武汉,一般会描述它为“九省通衢之地”,但是用大历史的眼光去看,武汉“因武而昌”,长江的地缘战略价值是武汉城市之兴的历史契机,也是武汉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武汉“因商而盛”,唐代安史之乱后,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兴起和发展,助推汉口横空出世,走上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武汉必将再担历史大任,为支撑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起到重要作用……但2020年春节前后发生在武汉的新冠疫情暴露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治理短板,特别是当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乃至战争时,所引发的危机值得我们深思。

——摘编自周德均《江流浩荡天地阔——长江与武汉城市发展的长时段考察》


根据材料,以大历史的视角,就武汉城市的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33年英国兴起城市公园运动,强烈建议为人口密集、居住条件恶劣的地区提供公共散步场所,以此改善下层人民的身心健康,但并未引起英国政府重视。到19世纪后半期,英国政府通过《开阔空地法案》,城市公园成为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该现象反映了当时英国
A.城市治理能力有所提升B.工人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C.城市无序扩张有所放缓D.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识
2022-05-20更新 | 1071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