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社会救济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廓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已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三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的、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材料四 邓小平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的社会环境,创造性地提出了扶贫救济模式……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对贫困户、贫困县的救济从“输血型”转变为扶持发展的“造血型”,仅1988年一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扶持贫困户1106.8万户,当年脱贫337.8万户、脱贫率为30.52%,到1990年,使全国人均年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贫困户已从1.1亿人减少到4000万人。

——《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02期《浅论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


请回答: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
(4)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倡的“造血型”救济有何发展?你认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救济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2020-02-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华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