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些不平等条约规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劄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美国、法国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这些规定
A.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B.实现了中外官员礼尚往来
C.迫使清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促成夷夏之防的逐渐崩溃
2022-05-29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广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政府早期对待条约“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因为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1864年李鸿章指出:“倘若外国要求之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斥之”,1884年,总理面门表示。“推我中国办事,均系十分遵约,一本万国公法而行,“据此可知
A.中国外交逐渐近代化B.宗落关系走向瓦解
C.万国公法被各国接受D.中国主动融入世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汉帝国和罗马帝国是并存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大帝国,但两大帝国在公元二至三世纪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致使经济凋敝﹐人口锐减。这一事件
A.反映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B.表明两国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
C.说明亚欧大陆统一的市场形成D.是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的根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正是这种远见卓识,使唐朝开创了“四海威服,万国来朝”的昌盛局面。据唐朝政书记载,从唐初到玄宗开元年间,与大唐建立过外交关系的“四蕃之国”有近四百个。诗人王维对唐朝这一繁荣景象曾有诗言“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摘编自谢志东《拨云见日:你所不知道的唐朝与唐人》

材料二   中国社会的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对外交政策的选择缺乏主动性,仅仅依靠外交的“均势原则”(即所谓“以夷制夷”论)……李鸿章毕生奉行“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是以列强间的矛盾和裂痕为基础的。实际上,列强之间在侵华问题上的“合作”或者“勾结”远甚于彼此之间的对立,这就注定了“以夷制夷”政策必将失败。

——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政策的转型》

材料三   目前,简单来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就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呈现“四海咸服,万国来朝”昌盛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其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诠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综上所述,谈谈对外交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旅行记、地方志和异物志,如吴人康泰的《扶南传》、佚名的《交阻外域记》、晋人释道安的《西域记》、竺法维的《佛国记》等。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交流促进知识结构更新
B.造纸术促进了书籍的流传
C.探知外部世界成为社会共识
D.经济发展推动对外交流兴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