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受汉武帝派遣前往西域,使中国了解到了西域的政治、军事情况和商业信息。此后,汉武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使亚洲中部恢复了和平。但唐宋丝路相继被吐蕃、蒙古等阻断,"背海立国"的宋代逐渐把重心移向东南。特别是在"国家财富鼎盛之时,军威显赫之日"的15世纪,明成祖为郑和配备了医官、文书、通事、火长等军士和后勤人员,两万余人先后七下西洋,以"厚往薄来"的方式"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建立了庞大的朝贡系统。这种从"西域"到"西洋"的变化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历史世界,凸显了海上交往的意义。但这种海上优势,很快被西方国家取代。

——摘自袁行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因传统商路被阻,西欧人才寻求新航路"的观点至今流行。但当时奥斯受帝国正在燥起,葡萄牙人也尝试探险;葡萄牙人到达印度时,土耳其人尚未控制东地中海的埃及和叙利亚。葡萄牙人在西非的成功掠夺助长了贪欲,他们不愿通过正常商业手段而是通过掠夺获取财富,因此有意避开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保持的地中海贸易秩序。"土耳其人阻断商路"之说源于西欧人对"土耳其威胁"的夸大和对穆斯林的敌意,舆论制造者是后来的欧洲殖民者而非早期的殖民者。

——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的近东殖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初中国对外交往由“陆路”到“海洋”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中传统观点与现代观点的差异。你如何理解史学观点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鸦片战争后,清朝君臣以传统的盟誓观念应对所签订的中外条约,“要盟不信,本属权宜”。但至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已将条约视为“信守之凭”,同时“自主权”“固有之权”“一国之私权”等命题先后进入照会和策论。这一变化反映出
A.清廷外交观念由传统向近代转型B.近代民族国家主权意识的萌发
C.洋务派主动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D.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已经实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理衙门最初被命名为“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并且是一个临时性的办事机构。之所以如此,完全是清廷出于避免该机构与传统外交体制发生背离之考虑。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各国已将“天朝”体制打翻在地,如果清廷仍同这些西方国家发生官方联系,又要避免伤害“天朝”传统体制,就只能将它们纳入互市、通商国之类。因此,奕䜣等在奏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时,清廷就要求将其命名为“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其用意仍是想将这些国家纳入“天朝”传统体制之内,并使之不与“天朝”传统外交体制发生太大的冲突。

——摘编自柳岳武《略论道咸同时期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诞生》

材料二 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宣告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央行政各部及其权限》规定,中央行政共设九部,直属大总统。外交部在陆军部、海军部之后,位列第三。同年2月6日,《临时政府公报》刊登了大总统提交参议院的《外交部官制》规定了外交部职员构成和组织机构。民国政府迁都北京后,陆征祥出任外交总长,王宠惠改任司法总长兼外交部顾问,魏寂组改任国务院秘书长,后任驻荷兰公使。陆征祥上任后,立即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改组外交部。并“把驻外使馆和领事馆改为专业机构,从事外交的人员为职业外交官”。陈体强评价说,民国元年的外交部“整个接受了西洋的组织,特别偏重于法国的色彩,其机构简单而合逻辑,责任确定而专业。”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外交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外交近代化这一过程的认识。
2021-03-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复旦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B.外交观念逐步近代化
C.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D.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2020-12-29更新 | 253次组卷 | 39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朝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1901年底外务部主要人员(部分)


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总办章京、帮办章京、章京、额外章京,均为协助堂官处理文书等事的文职官员。

表二19126月外交部留用人员(部分)


——摘自李文杰《继承与开新之间一-清末民初外务(交)部的人事嬗替与结构变迁》


综合比较两表,从中提取一条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
2020-12-0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初,报刊评论运用了大量新的外交词汇:国民外交、外交主体、外交方针、外交政策、世界政策、帝国主义、强权、联盟、协约、领海权、领空权、渔业权等等,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主流话语。大量外交新词汇的使用体现了当时
A.民族意识开始兴起
B.外交策略改变
C.国人认清列强本质
D.外交的近代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的纷纷涌入,打破了中国传统的闭关政策。清廷中一些比较早的“开眼看世界”的大臣开始探索在西方外交语境下建立适应国际交往需求的外交机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法、俄分别签汀《北京条约》,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1860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京设立,专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中华民国建立后,陆征祥出任外交总长,立即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改组外交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1943年蒋介石成功出席开罗会议,并于会后发表《开罗会议宣言》,“中外舆情莫不称颂为中国外交史上空前之胜利”,表明国际体系平等地接纳了中国,中国第一次以一个大国身份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外交近代化转型至此基本完成。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机构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近代外交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一词,已不再是商品“丝绸”之狭义,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通过丝绸之路原产域外的葡萄、苜蓿、胡麻、琉璃、地毯等商品货物也传入中国。从汉朝以来,东罗马、阿拉伯、印度的医药、音乐、歌舞、历法等外来文化技艺大量涌入中国。另一方面,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逐渐传至西方,反映了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耿昇《丝绸之路研究在中国》

材料二   唐朝时陆上丝绸之路相当繁荣,不仅继续着汉代以来的陆上交通,而且沿天山南北还开辟了新的道路。迨至宋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使得陆上交通常遭阻滞,以致逐渐衰落。伴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多产于东南沿海地区。同时宋代造船和航海技术日臻发展完善。在古代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陆路的地位被海路取代在所难免。

——陈潮《重新审视海上丝路的开拓》

材料三   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形成了由广州起航的七条国际航线。其中从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欧洲的商品主要是生丝、绸缎、瓷器、茶叶等。由里斯本到广州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仅1585~1591年,经澳门运入广州的白银达20万两。17世纪初,中国广州金银的价格比为l:5.5~l:7,而欧洲等地金银比价为l:16,欧洲商人把大量的白银输入从而换取中国的黄金,运回西方。

——孙继亮《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明代银本位制度的确立》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新华网北京2015年1月6日电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丝绸之路上中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大发明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宋时期丝绸之路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020-07-2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0-07-08更新 | 6756次组卷 | 33卷引用:重庆市酉阳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