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如图是旧画报上的一幅新闻图片,图中现象的消失距今最少有
A.80年B.90年C.100年D.110年
2020-05-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我国历史上某宪法规定:本国采行“君主立宪政体,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以法院遵律司法”。这部宪法当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2020-04-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4届高三1月调研(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3 . 清末民初廿年

材料一 :1901年——1911年的清王朝

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颁布“预约变法”上谕;

4月,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具体负责变法事宜;

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发谕旨,推出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教育、官制、刑律等各个方面,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1904年起,一些官员纷纷奏请立宪;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后采纳五大臣意见,实行“预备立宪”;

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1907年,各省发起请愿要求缩短“预备立宪”期限,速开国会;

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同时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九年后正式召开国会;

1909年,各省先后成立咨议局;

1910年资政院在北京成立;清政府将预备立宪期限从九年改为五年,定于1911年先成立内阁;

1911年5月,“皇族内阁”出笼

材料二   民国初十年的社会与政局

1912年,孙中山饬令各省劝禁缠足;稍后,规定新学校男女同校;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3年3月,“刺宋案”发生,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但很快失败;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

1916年,护国运动;袁世凯死去,军阀割据;

1915年始,新文化运动;

1919年5月,五四运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问题:
(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特征。
(2)归纳材料二反映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辛亥革命原因与影响的看法。
2020-04-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4 . “清代从1901年到1911年的最后10年与其说是处于崩溃时期,倒不如说是处于新的开创时期”。文中所说的“新的开创时期”是指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清末新政D.民国建立
5 . 小学的教育
清末新政时期大清王朝制定了男子与女子小学堂课程设置安排,结合以下材料谈谈你对它的看法。(格致相当于科学课,专门教授近代自然科学,主要是物理学和化学)

2020-04-1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以下有关“预备立宪”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从专制政治向宪政体制的转变
B.实质上是“中体西用”政治上的尝试
C.解决了社会矛盾和清政府统治的危机
D.实现了维新变法运动提出的改革目标
2020-04-1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小玉回顾近阶段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并绘制了一份表格,请为这张表格制定一个主题,并完成表格相关内容。
(1)主题_________________
名称重大事件背景影响
(2)鸦片战争开创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中国的恶例,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相应变化。
(3)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统治危机严重;列强坚船利炮的刺激;
(4)经历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打击后社会危机严重,清政府希望以改革方式实现自我拯救。

2020-03-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卢湾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清朝时期有大臣提出“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中国隋唐以来的千年大法——科举制度废止的时期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
9 . 政治形态、经济状况、思想文化、社会习俗,共同赋予且构成了时代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材料一 “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为了扩展精神上的影响而花一些钱,即使从物质意义上说,也能够比别的方法获得更多。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给美国总统的信(1906年)

材料二 “美国政府除确实费用及一切损失赔偿1165万美元之外,所余1200万美元,实为浮数,受之有愧,应以之退还中国……美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宜招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他高等学社。”

——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出的咨文(1907年)

材料三 (清华学堂办学宗旨)“纯以在国内造就今日需用之人才为目的,不为出洋游学之预备”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一)》

材料四 高、中等两科的教授科目(1911年)

中等科科目高等科科目
修身、国文、英文、算术代数、几何、三角、中国历史、中国地理、外国历史、外国地理、博物、物理、化学、地文地质、手工、图画、体操修身、国文、英文、世界历史、美国史、高等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物学、法文或德文、拉丁文、手工、图画、体操。

——据《清华学堂章程》整理


(1)“庚子赔款”缘于哪一历史事件?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真实目的为何?”
(2)依据材料三,“清华学堂办学宗旨”是什么?提出此办学宗旨的社会背景主要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从动机与效果的视角评述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和“帮助中国厉行教育”的影响?
2020-03-03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列宁曾说:“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下列历史事件能够印证这一论断的是
A.明治维新B.戊戌变法C.美国内战D.清末新政
2020-02-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