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1年初,清廷发布诏书规定“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诏书的发布表明教育“新政”
A.满足了新式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愿望
B.实现了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C.制定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选用标准
D.仍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传统窠臼
2022-02-16更新 | 1035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清末新政前,新式学堂仅有39所,截至1911年,已达到52500所。新式学堂的学生人数也由之前的几千人增长到数百万人。在国家统一颁行的书目中,“中学书籍9种,而西学方面书籍多达72种”。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西学东渐彻底改变了国人的观念B.国家教育方针的改变
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2022-07-04更新 | 1574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创办于1907年的天津《醒俗画报》刊登的漫画。立宪“利君利民”的大门紧闭不开,贿赂“利官”的门却大开,金钱自由进入。该漫画旨在(     
A.批判官场黑暗腐败B.倡导实施君主立宪
C.纠正国民不良习俗D.关注时政扩大销路
2022-12-20更新 | 81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为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简表。这些规定
名称规定
《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
《公司律》(1904年)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
A.促进了商业组织的近代化B.否定了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政策
C.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推动了商人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2022-03-01更新 | 735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1年1月、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发布《变法上谕》。开篇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损益可知、著于《论语》。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从材料可得知(     
A.不会彻底变革生产关系B.慈禧对戊戌变法态度转变
C.“西学东渐”影响有限D.变法图强已成为时代主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03年清政府颁行的“癸卯学制”基本上照搬了当时的日本学制,只是将学科名称作了改换,如将“理科”改称“格致科”,“古文书学”改称“金石文字学”,“经济学”改称“理财学”等等。这反映了晚清政府是在
A.借鉴日本学制,复兴传统教育
B.坚守传统教育,抗拒制度变革
C.回应改革诉求,兼顾文化尊严
D.顺应世界潮流,追求全盘西化
2022-04-26更新 | 497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庚子之变后,国人无论朝野咸知非变法不足以自存。到1903年,君主立宪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国内知识界和留学生中勃兴起来。1905年,“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督抚和出使各国大臣的奏请也是立宪运动蓬勃的原因。最终,清政府也不得不做出改革政体的姿态。

清廷预备立宪之措施梗概为:19067月,清廷下诏仿行宪政,以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入手。19078月,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察馆。9月,清廷成立制宪局,筹备资政院及各省咨议局,命令成立省、州、县各议会。19088月清廷颁布“宪法大纲”,定九年之后召开国会。只是议会可与商议,但不决定政府的决策。后清廷缩短预备立宪年限,改于1913年召开议院。

——摘编自王富聪《清末新政时期统治者内部对立宪政体的接受进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改革政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廷预备立宪。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推行新学制后,出现了各种新式教科书。1903年文明书局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课文:“牛耕于田,不勤,牧童鞭之。牛曰;吾苦甚。牧童曰:智不若人,即为人役。岂独牛然,人亦如是。问何以为人役,问世界以何等人为最苦?”这一内容旨在
A.宣扬上下尊卑等级秩序B.推广白话文和新文学
C.主张开启民智救亡图存D.论证剥削压迫合理性
2021-05-23更新 | 879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2年1月,清政府下令恢复京师大学堂,并任命在戊戌政变时受革职留任处分的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张百熙受命后对大学堂进行了整顿,提出先办预科,为本科做准备,同时还设速成科,以收急效。这说明(     
A.清末新政引起全面反响B.学制改革方向明确
C.清廷意图挽救统治危机D.戊戌维新余音犹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0年8月,《国风报》一篇文章中写道:“十年以来,我国朝野上下莫不奋袂攘臂,嚣然举行新政。兴学堂也,办实业也,治警察也,行征兵也,兼营并举,日不暇给。然而多举一新政,即多增一乱端,事变益以纷,国势益以抢攘。”这揭示出清末新政
A.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B.没有取得实质的成效
C.在多个领域同时并举D.以加速近代化为目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