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近代教育

材料一1898年,清廷下令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堂,奖励绅民办学。在维新思潮推动下,各地乡村士绅陆续将当地义塾、书院改为新式小学堂,或利用闲置的庵庙、祠堂等兴办小学。1905年,绵延千余年的科举制度最终废止,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在城乡社会涌现,人们竞相捐款办学,甚至出现人力车夫、孤寡遗孀捐款兴学的现象。

材料二 办学经费主要依赖抽捐,而办学之官绅“籍学为由,擅收肥己,致教育之声日堕,毁学之风,由此而滋”。面对勃兴的近代学堂,顽绅冥士哀叹:“书院去久矣,才人信当年。”1904年无锡还发生寺庙米捐改用于学堂而引发民变的事例。清末十年乡民毁学行为在各地屡屡发生,几有遍及全国之势,1910年发展到顶峰。从抗拒学款、消极抵制,到诉诸暴力、捣毁学堂,乡村冲突不断升级,甚至劝学官署也被列为捣毁对象。恐惧感弥漫于乡村社会,学界人人自危,愈来愈多的乡绅因生命财产受到不同程度威胁而涌入城市。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涛《传统乡村士绅的“嬗变”与疏离》


(1)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式学堂创办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末乡村毁学风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慈禧作为清末新政的领导者,开启了新政改革的闸门,此时,顽固派的抵制非常微弱,革新派可以放开手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1903年10月,慈禧批准了张之洞、袁世凯的会奏,以十年为期,废除科举制。废除科举制度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创举。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都以科举考试为重要途径,可以说废除科举制度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它体现了清政府改革的决心。当立宪派向慈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时,也得到了慈禧的积极回应,虽然慈禧准备实行的立宪是保守的二元君主立宪政体,但是,对于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体制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摘编自杜以同等《论慈禧的改革与守旧》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新政”的积极影响。
3 . 1901年7月,张之洞与刘坤一合上《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力倡教育“会同文武”,主张全国小学校“必设兵式操场”,加习“体操”。1902年,清政府颁布壬寅学制,明确规定各级学堂中“体操”均为必修科目。这些做法
A.与科举制度的废止相互配合B.适应了救亡图存运动的需要
C.推动了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D.对传统教育进行了价值重估
2021-03-15更新 | 1204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中国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学制。它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C.清末新政D.民初革新
2021-02-17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秦朝,以御史监察和谏(议)大夫为主的谏官谏议,随着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而制度化。汉代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在六品至八品之间……监察御史等监察官的选授权多集中在皇帝手中,并且要求严格。明代要求“(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清则无私,谨则无忽,介直则敢言”,且“新进初仕,不许除授御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职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古代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多享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常驻与巡察,例行与不定期巡察相结合,表明了对地方吏治的格外重视。

——摘自《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二   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上自朝廷,下至庶民,均守钦定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清末新政以后,逐步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等新式传媒工具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被解除了。

——摘自《简析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材料三   美国的建国者从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制衡体制,以防止某一分支的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监察体系,行政的监督任务被分散到各个行政部门分别执行。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系统、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在美国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基本是并重的,“好的政府就是高效廉洁的政府”。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清时期与近代西方监察制度的异同点。
2021-02-0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05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满洲贵族载泽等先后考察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主要是由于
A.革命运动的高涨B.清末新政的失败
C.黄花岗起义爆发D.革命派积极推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13名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席。这7人中,总理大臣奕劻是公认的改革者,主张三权分立:溥伦、绍昌、善耆、载泽热心于宪政实践,政治开明;载洵热衷于发展海军。这表明清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目的是
A.通过政治改革寻找出路B.极力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C.打压立宪派的参政热情D.顺应近代化的时代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晚清政府强行抑制绅权,使其逐渐疏离官府,而新绅士也因预备立宪进程缓慢而对清政府失望。由此官绅矛盾激化,官绅关系发生裂痕,传统社会控制机制运转逐渐失灵。这反映出
A.维新变法运动取得显著成效B.晚清社会阶层流动速度加快
C.汉族官僚集团影响逐渐增强D.清王朝统治的基础发生动摇
2021-01-04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学校课程设置做了明确规定:“凡各科课程,须用官译编译局编纂,经学务大臣奏定之本。”清政府此举意在
A.构建与国家政治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为维新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C.规范科举考试的程序和学校教科书D.推动近代文化教育的普及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政变以来,经过18世纪内阁制度基本形成的阶段,英国议会的地位大为提高。在议会中工业资产阶级要想参与政权管理,就必须取得进入议会的资格。但是,英国议会的选举制度仍然是中世纪时确定的。1815年国会通过的《谷物法》造成粮食价格提高,生活费用的增加造成劳动力价格上涨,不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1829年英国出现农业歉收,生活恶化的群众积极地投入了斗争,刺激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与,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明确提出要使工业家和贸易家的代表入选议会。此后类似组织在其他城市相继成立,议会改革是这些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1830年重新上台掌权的辉格党人提出《议会改革法案》,18326月被议会通过,并经国王批准生效。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1906年,清政府宣布“仿行立宪”,为了促使宪政早日实现,一些鼓吹立宪救国的人开始组建团体,一时间宪政团体纷纷出现。立宪派把建立君主立宪国家作为自己基本的政治追求,因而积极拥护清政府的预备立宪行动。但是,随着清政府预备立宪步骤的展开,立宪派的不满情绪也逐步滋长。19079月第一次请愿到191112月第四次请愿均以失败告终。特别在第四次请愿活动时,清廷开始采用强硬手段。清廷颁布上谕,称请愿代表“乃无识之徒”,令速送回原籍,不准在京逗留,还令各省严加查办。

——马敏彭南生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议会改革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结果不同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