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提出“今中国振兴国务,固宜注重普通之学,令全国之民无人不学”,并设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这说明清政府(     
A.推动了近代教育普及B.转变人才培养机制
C.传播了爱国主义思想D.固守旧式教育理念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各国除继续在中国遍设各种工厂外,还进一步夺取筑路和开矿的权利,用直接投资和高利贷两种方式把持中国铁路、矿山。1901年清廷宣布“新政”,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设立练兵处,开始改革军制。慈禧太后于19069月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1911年成立内阁。据不完全统计,1902-1911年,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在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领导的具有反帝爱国性质的拒俄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在全国蓬勃展开。据统计,革命党人先后在国内外创办了约一百二三十种报刊,用以“灌输最新学说”“传播革命思潮”“鼓舞国民精神”。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同时,进一步展开了建立革命组织的活动,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继成立,并多次组织武装起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呈现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原因。
2023-02-18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晚清政府的改革

时间改革
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新设的政治机构和新官职主要有:五口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海关总税务司以及南北洋通商大臣。
1898年光绪帝诏令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等衙门,所有各衙一切事宜,并归内阁及六部分办。同时增设农工商总局,设立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
1901—1906年1901年,清廷谕令:“总理衙门著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成立财务处,统筹全国财政;设练兵处,以统一军制;设商部,兼办农工及铁路事务。1905年设立学部,以统率各省学堂,广育人才。1906年设立税务处,这是外务部、户部合设的机构。
1907—1911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责任内阁,以皇族充任责任内阁阁员。

——摘编自漆侠主编《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改革进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的改革与1901—1906年改革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政府改革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04年初,清政府试办户部银行。3月,颁布《试办银行章程》,该章程规定:作为有限公司,该行归国家保护,遇市面银根紧急,青黄不接时,可向户部请给库款接济;其开办资本为库平银400万两,分为4万股,每股100两,户部认购一半,其余一半准私人自由认购。这些规定的实施(     
A.促成了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B.适应了洋务新政的需要
C.助推清廷重掌国家财政命脉D.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1904~1910年晚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类别法律法规内容数量(部)时间(年)
综合性法规商律、注册71904~1906
行业性法规铁路101903~1908
劝导奖励实业章程奖励公司章程81905~1910
A.法律实施保障了经济的繁荣B.经济实现了近代化
C.政府重视经济的法治化管理D.法律体系不断健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于1853年开征厘金(对所有过境商品进行征税)。很快,厘金制度发展到只征华商(国货)、不征洋商(洋货),致使商户认为与其从农村收购手工业产品进行贩卖,还不如购买贩运洋货,以至于农民农闲期间生产的手工产品逐渐失去了销路。清政府此举(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C.抵制西方列强保护经济主权D.进行“商战”以争利权
2023-02-06更新 | 44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据统计,1899年,清廷的财政收入约为8000余万两白银,到了1908年达到2亿3千万。这一增长与下列哪一史实有关(     
A.政府提倡使用国货B.洋务企业的创办
C.清末新政奖励实业D.列强侵华的放松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末,随着统治危机加深,清政府开始了选官制度的变革。1901年,清政府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1903年,清政府拟定《约束鼓励游学生章程》,对录用留学生的办法做了详细的规定。之后,学部确定每年八月为留学生考试月份,考试的结果分为三等,最优等者被给予进士出身,优等、中等者被给予举人出身。1905年,清廷又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1908年7月22日,为了规范咨议局职权和议员选举,清政府批准了《各省咨议局章程》及《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次年9月,又颁布了《资政院章程》,规定资政院议员分为钦定议员与民选议员,钦定议员主要由具备一定身份或者条件的人担任。尽管这些举措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最终停止,但却为后来的民主政治做了一些铺垫。

——摘编自许卓《试论清末选官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选官制度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袁世凯、张之洞等的奏请和立宪派的压力下,清政府于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有4人,被称为“皇族内阁”。此举(     
A.意在促进传统政治转型B.根本上冲击了专制政治
C.壮大了革命反清的势力D.提高了内阁的运行效率
2022-10-06更新 | 3335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独立的商事法律——《钦定大清商律》,它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商业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和商人的合法地位。《钦定大清商律》的颁布(     
A.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B.壮大了推动社会转型的力量
C.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D.标志着清政府开启自救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