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的青铜编钟,已可以做到“一钟双音”,但两个乐音的音调、音色具有明显差异。这一问题,最迟至战国初期,经由工匠在编钟内腔增加音梁得以解决。这一过程反映了(     
A.古代青铜制作走向成熟B.礼乐制度的实践应用
C.百家争鸣促进思想解放D.传统科技的发展特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时间主题时间主题
1933一个世纪的进步1982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35通过竞争获取和平1984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37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1985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39明日新世界1990人类与自然
1958科学、文明和人性1998海洋:未来的财富
1962太空时代的人类2000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1964通过理解走向和平2005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1970人类的进步与和谐2010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74无污染的进步2015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年份的主题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8-14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英国的皇家学会、法国的科学院,以及德国、荷兰、俄国等处的类似团体陆续出现,有些团体至今还存在。四百年来,学社与学会的集会,使各科学者有具体的社群,他们经常分工合作,形成课题,经过辩驳、修正、扩大,不断地融入知识的未知领域,不断地将一致的点与线连接为一致的面。这种制度化与组织化的学术合作,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如此跨国界、跨学科的规模。

——摘编自许倬云主编《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1914年,为了提倡科学、发展实业,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成立了中国科学社,这是中国人在美国最早成立的科学社团,他们还创办了《科学》杂志以提倡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战后,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他们组织年会、举办讲座、传播科学知识,逐步奠定了中国科学研究的基础。这一时期,还有1923年留日学生组织的“丙辰学社”基础上改组的中华学艺社,1932年成立的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1922年,以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和北大地质系为中心成立的中国地质学会等……至19351月,由政府设立、学术团体主办、大学研究院所建立的各类学术研究机构和团体达124个,属于自然科学和工科方面的有73个。由于上述众多科学研究团体卓有成效的活动,近代科学研究的规范及体制逐渐引入,不少学术研究课题也开始与世界前沿研究同步发展,为此后由国民政府主导的国家科学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学研究机构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科学社等近代科学研究机构团体成立的背景,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2022-05-20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新高考5月练习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早期英国农书写作是在人口、农业、教育等方面发生变革的背景之下兴起的。据统计,16世纪有13位农业作家写作农书,而到1601年至1650年已有18位农业作家写作农书。这些作家既写作了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方至林业、渔业等在内的综合性农书,又写作了仅仅涉及农业生产某个方面的专业性农书。农书写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乡绅是农书的主要读者,对农书有较大的需求。农书再版的总次数不断增多。这些农书在一些地方充当了传播优良农业技术的媒介,推动了近代早期英国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邓绍兵《近代早期英国农书写作的兴起》

材料二   明清农书的编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明清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的“食众田家”问题,在刺激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又促进了很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普及。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空谈心性无助于政权稳定,遂把农业生产活动当作“修齐治平”的根本。农业生产实践引发了他们编纂农书以传扬“经验农学”的愿望刻书技术的发展为农书的大量刊刻创造了条件。明清农书的数量可观、内容广博,涵盖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学的成就。

——摘编自林霞《明清农书的创作特点及其影响情况研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英国农书写作的特点及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农书编纂呈现出繁荣景象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外农书创作的历史启示。
2022-03-1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
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B.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D.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
2021-09-12更新 | 3692次组卷 | 50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广东专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下表是近代以来大众传播媒介的变化及影响。


——摘编自【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10-25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适应性测试(一)历史试题(新高考)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年),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他本是一位可以在传统学术道路.上左右逢源的大学者,却将智慧和精力投入应用科学的试验和总结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理论研讨,“无迂疏之病,亦无空谈之弊”。他提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他以一种虚心扬榷的胸怀去“会通”中西科技的精华。他着意于中西数学的比较,敏锐地注意到西方科技长于理论思维,而这一点恰是中国科技的阙失。在《农政全书田制》中,他运用数学方法对历史和现实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较早提出人口增值率的概念。在科学研究中,他高度重视实验手段的运用,《农政全书》在收录古代和当代农业文献同时,也附有他亲自观测和试验的大量见解或评论。由于比较自觉地把实验方法、归纳方法与数学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徐光启等人突破了“中古型”科学范式的包围,直扣近代科学之门。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伽利略(1564~1642年)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1590年,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以实验上的、可证实的事实反对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家的传统名言。伽利略还做了力学实验,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609年,他制造了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月球的表明凹凸不平并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他还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等现象,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观念发生变化。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徐光启和伽利略科技成果特点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二人共有的科学精神。
2020-05-08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第三次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宋代江西赣州的“福寿沟”,出口之处安装有“十二水宿”闸门。该闸门设计十分巧妙,江水低于闸门时,凭借高度差,用城中排出的积污水冲开闸门,排入江中。若闸门低于江水,则江水的压力迫使闸门封闭,江水不会倒灌。由此可知
A.工艺设计贯穿理学思想B.技术水平彰显工匠精神
C.古代科技重视理论总结D.设计思想体现天人感应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

姓名先进事迹
于敏他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申纪兰她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1954年9月,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为发展农村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贡献
孙家栋他是我国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2004年他担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卓越贡献
袁隆平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1973年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1994年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屠呦呦她60余年致力于中国中医药研究实践.1969年承担国家抗疟中药研发向任务,带领团队攻坚克难,1972年成功发现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如表为国家勋章获得者及其功绩简表。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更论结合)
2020-04-1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三第四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材料提供了一些科学家的案例,蕴含了科学探索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简要写出启示。史论结合,之成理,不得照抄材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