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学校映照历史。

学校教育不仅是文化交流、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其教育形式和内容等的不同,也因时而变、应时而动、推时而进。

材料一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开办私学,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行礼、演奏音乐、射箭、驾驭车马、书法、算数等六种具体技艺的讲解和操练)。“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柏拉图创建“学园”,大门上镌刻着一句话:“不谙几何者不得入内”。在学园内探讨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

——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变流与传播》

材料二

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念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南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11世纪从来,西欧一些城市兴办大学,这些学校主要是宗教学校,也有一些世俗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也教授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和逻辑。

——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1886年到1894年,上海格致书院设计的考课命题有:
“华人讲求西学,用华文、用西文利弊若何论”。
“中外各国刑律轻重宽严异同得失考”。
“《墨子》经上及说上,已启西人所言历学、光学、重学之理,其条举疏证以闻”。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1)依锯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外学校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中外学校教育不同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发生的变化。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技

材料一   《科学技术与发展.干管研究》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古代科技与教育的相关系数 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但不如经济、人口与教育的相关度大。

材料二   儒学教育对科技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项 (如表所示):

儒学传播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儒家经典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史料, 儒学体系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儒学思想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创造精神与探索精神
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三   医学、算学先后在南北朝进入官学,唐代还有明算科和医举,并建立了太史局、太医署、太仆寺等直接服务于朝廷的职业性科学研究和教育机构。

材料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姜国钧《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教育盛衰》

(1)以上四则材料中,哪则(几则) 是对历史事实的呈现?哪则(几要) 是对历史认识的呈现?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教育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利弊。
2024-04-11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调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所示为选取于光绪末年上海时事画刊中的一则图画新闻。

附录:《研究炮学》

北洋讲武堂(新式陆军军官学堂)学员,皆由各镇官长内,择其程度较高者,调堂肄业,以期深造。该堂监督以各国新式快炮、一切机关,非素日启闭精熟,临(战)时必致延误,乃禀准直督(直隶总督)调陆军(第)二镇纵队一队,随带快炮六尊到堂.由洋教习指示开放各法,以备各学员实地研究之用。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清末的新式学堂选官模式谈谈你的看法。(要求:提取信息简明,看法表述成文、持论有据。)
2022-03-04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确立了由法律规定的以对文官的公开考试、录用、考核、监督、升降、奖惩、免职等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文官制度: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对这种制度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B.推动了英国社会的政治文明
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