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商朝,人们对“天”无能为力,只能祈求其保佑。而自周代始,“天”成为真正的人格神,且与君意相关联,君主对它的祭祀再丰厚,若本身没有敬天爱民,也不会受到上天的庇佑。这一变化说明
A.王权必须借助神权维系统治秩序B.人们对国家治乱原因的认知深化
C.君主权威带有较浓厚的神秘色彩D.儒家民本思想成为治国的新标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国语·周语上》载: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据此可知,当时
A.原始民主传统依然存在B.君主专制权力受到挑战
C.贵族等级分封制已解体D.国家统治基础发生改变
3 . 商人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制定历法,并将天象的变化视为天意的展现,因此,他们结合天象、历法和占卜,作为行事的依据。由此可见,商代
A.历法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B.观测天象是为了解自然
C.占卜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D.生活带有宗教神秘色彩
2020-01-30更新 | 886次组卷 | 4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殷商时期,巫风弥漫,祭祀鬼神的现象相当普遍;西周时期,当政者认为,执政必须注重重民众需求,即使上帝百神和先公先王也曾是考虑民众愿望的“至上神”。这一变化说明西周时期
A.祭祀对象发生变化B.民本思想逐渐显现
C.平民地位有所提升D.族权色彩日渐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文献中,常见周王以“我邦”与“我家”并提,要求臣下尽心效力,“保其家邦”, 并说周公这样的朝廷大臣是“勤劳于王家”。这主要体现了西周
A.分封诸侯国以藩屏周B.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
C.要求诸侯国效忠朝廷D.“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商代卜辞中有“商不祀帝”(商朝人不向上帝祈求,也不祭祀上帝),“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的记载;据《诗经•大雅•文王》载“商之子孙……,其丽不亿……,无念尔祖,修聿阙德……”,这说明周朝的祭祖,商朝的遗民也能参加。商周时期祭祀的发展变化表明了
A.神权与王权进一步结合B.华夏共同体的逐渐形成
C.分封制加强对地方控制D.商周政治制度一脉相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像夏朝一样,商朝的统治者依靠一大批政治盟友的力量并借助庞大的城镇网络治理国家。这些城镇的统治者承认商朝国王的权威,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商王制定政策或者扩展商王在王国内的影响。这可用于说明,在商朝
A.国王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B.中央已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
C.王权借助神权治理国家政务D.内外服制度存在明显的局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著名学者周谷城在谈到夏商两代部落国家的组织时说:“每一氏族可称为一国,许多氏族的联合,仍可称为一国”。而在西周,诸侯统治的国家叫国,卿大夫统治的国家叫家,“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表明西周(     
A.铲除了异姓贵族建立的封国B.早期国家形态走向了成熟
C.消除了血缘关系的政治影响D.中央实现了直接管理地方
2022-09-30更新 | 359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C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学者张光直在《美术、神话与祭祀》一书中说道:“中国文明的起源,关键是政治权威的兴起和发展。而政治权力的取得,主要依靠道德、宗教垄断稀有资源等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天地人神沟通手段的独占。”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法律教化作用显现B.神权与政权相结合
C.血缘纽带作用弱化D.德治与法治相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是商周档案保管和使用情况简表,由下表可见,西周
时间档案主管人员情况档案保管或利用
商朝巫和史官负责占卜、祭祀、文字记录,同时也负责保管档案,巫史垄断神坛、把持政坛集中保管在宗庙地区。将龟甲与兽骨分别保管,穿扎成册或按包保管
西周“六卿”中,史官主管档案工作,协助周王理政,其他各官也都掌管与其职务相关的档案,其地方机关均有官员掌管丁籍档案图版、盟书、谱牒这三种档案都设立副本制度,正本保存到宗庙,也是贵族子弟学习的教材
A.沿袭了商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B.国家治理呈现理性化特点
C.重视对贵族子弟进行儒学教育D.依据档案确立政权合法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