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现已面世的甲骨卜辞中绝大部分是对于祖先神灵的贞问,认为神灵是历史的主宰。到了西周时期,青铜铭文则多载人事,少言神灵。统治者也更加关注民众和如何获得民心,这一变化说明西周
A.专制王权不断发展B.神权意识渐趋消亡
C.人文观念逐步兴起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史料记载,商王太甲德行有亏,大臣伊尹便将之囚禁在“桐宫”,待其悔过之后才恢复其王位。西周初年,成王年幼,周公旦“乃摄政当国”,待其成年后才将权力奉还。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度限制王权B.礼乐秩序走向崩溃
C.君主集权程度有限D.地方诸侯威胁王权
3 . 《国语周语上》云:“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又云:“今(厉)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这说明
A.西周衰落的原因之一是政策性变革失当
B.堵塞性排斥民众批评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C.周厉王时期已经开始尝试君主专制制度
D.西周历史进入转折期已经开始名存实亡
4 .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A.中央集权B.家国一体C.天下为公D.官僚政治
2021-08-07更新 | 277次组卷 | 7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测试历史试题
5 . 商王征用吴属下的人民时,必须通过吴的供给、致送;周武王也须通过诸侯国的首领,才能征召共属民。由此可知,商周时期
A.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B.中央集权制度遭遇挑战
C.地方割据势力十分强大D.血缘贵族政治逐渐确立
2021-07-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周天子封建诸侯、命官赋职时举行锡(赐)命典礼,受命者携命书而归,铸器刻铭,以期子孙万年保用。锡命是诸侯、大臣获取权力“正统”的象征与唯一源泉,战国时期田氏代齐,仍请求周王锡命。这表明,锡命制度
A.确保了贵族政治权力的稳固B.突出了君权神授的天命理念
C.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传统D.增强了周王室的政治凝聚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周礼》记载,西周时期与国君同族的下层国人也拥有干预政治的权力,遇有重大问题,国君要询问全体国人的意见,国人可以批评甚至废除国君。这说明西周
A.已经形成了高度的中央集权B.形成了完善的中枢决策体制
C.保留了部分氏族民主制传统D.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监察体制
8 . 商代设有专门的宗教事务官,如巫、卜等,与其他官员并列,是商代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西周时期宗教事务被纳入行政系统,宗教事务官的地位降低,不再成为单独的一类官员由此可见,西周
A.抛弃了君权神授的观念B.治国思想较商代更理性
C.以宗法分封为制度基础D.对外服的控制趋于强化
9 . 《乐记》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乐记·乐本篇》记载:“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由此可知,音乐
A.决定了政治是否清明B.能够反映社会政治状况
C.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D.促进了等级制度的强化
10 . 西周时期,周天子承受天命治理天下,“天命无常,唯德是亲”;若要天命长久,就应“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古云: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今纣王残虐不道……皇天震怒,特命我周恭行天之讨。”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宗法分封制已无法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B.周代天命观成为儒家民本思想的渊源
C.政治权利分配不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D.王权与神权结合是周代政体的基本特征
2021-06-2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